• 乕字拼音:

     
  • 乕字部首:

    丿
  • 乕字五笔:

    RFMH
  • 乕字笔画:

    7
  • 乕字笔顺

    撇、撇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竖
  • 1
  • 6
  • 半包围结构
  • HQB
  • PDBL
  • 72227
  • 4E55

字义解释

基本字义

hǔ(ㄏㄨˇ)

⒈  古同“虎”。

统一码

乕字UNICODE编码U+4E55,10进制: 20053,UTF-32: 00004E55,UTF-8: E4 B9 95。

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详细解释

暂无详解,欢迎补充。

康熙字典解释

虎【卷五】【虎部】

山獸之君。从虍,虎足象人足。象形。凡虎之屬皆从虎。虝,古文虎。,亦古文虎。呼古切

说文解字注

(虎)山獸之君。从虍。从儿。會意。虎足象人足也。巳上八字。鉉本妄改。張次立復以鉉本改鍇本。惟韵會如是。此古本之眞也。从儿、韵會作从?。此其誤巳久耳。?部曰。孔子曰在人下。故詰屈。謂人之股腳也。虎之股腳似人。故其字上虍下儿。虍謂其文。儿謂其足也。說文龜頭、黽頭似它頭。燕尾似魚尾。兔頭似㲋頭。萈足似兔足。能足、彘足似鹿足。㲋頭似兔、足似鹿。文義相同。儿有其字。故先言从儿而後言虎足象人足。篆體改作?。則象人足之云不可通。顧氏藹吉乃疑虎下當从爪矣。今正之。凡篆虎字依體从儿爲是。呼古切。五部。五部與十七部通。故左氏陽虎、論語作陽貨。非一名一字也。邢昺、孫奭乃有虎名貨字之說。凡虎之屬皆从虎。

)古文虎。

)亦古文虎。

与乕相关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