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墺字拼音:

    ào 
  • 墺字部首:

  • 墺字五笔:

    FTMD
  • 墺字笔画:

    15
  • 墺字笔顺

    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捺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、横、撇、捺
  • 3
  • 12
  • 左右结构
  • GHBK
  • BNUG
  • 47184
  • 1078
  • 58BA

字义解释

基本字义

ào(ㄠˋ)

⒈  可居住的地方。

统一码

墺字UNICODE编码U+58BA,10进制: 22714,UTF-32: 000058BA,UTF-8: E5 A2 BA。

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ào

〈名〉

(1) (形声,从土,奥声。本义:可以定居的地方)

(2) 同本义 [ecumene]

墺,四方土可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四奥既宅。——《汉书·地理志》

(3) 浙江、福建等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(多用于地名) [intermontane flatland]

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,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。——鲁迅《祝福》

康熙字典解释

墺【丑集中】【土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3画

〔古文〕《廣韻》烏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到切,音奧。四方土可居也。

水厓曰墺。

《廣韻》於六切《集韻》乙六切,音郁。義同。《書·禹貢》作隩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作奧。

说文解字

墺【卷十三】【土部】

四方土可居也。从土奧聲。,古文墺。於六切〖注〗圫、,古文。

(墺)四方之土可定凥者也。各本作四方土可居也。少三字。今依李善西都賦注正。禹貢。四墺旣宅。今作隩者、衞包改也。僞孔傳曰。四方之土可居。玉篇土部引夏書四墺旣宅。廣韵三十七号墺字注曰。四墺、四方土。文選西都賦。天地之隩區。李注引此說文。知班賦本从土。唐以後人乃改之。如今本尙書釋文之作隩耳。周語。宅爲九隩。注云。隩、內也。其字从。从土。奥聲。於六切。三部。按音轉多讀於報切。

)古文墺。葢壁中禹貢如是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