摼

多音字
  • 摼字拼音:

    kēng qiān 
  • 摼字部首:

  • 摼字五笔:

    RAHF
  • 摼字笔画:

    14
  • 摼字笔顺

    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折、捺、横、竖、横
  • 3
  • 11
  • 左右结构
  • QSEG
  • DHXB
  • 57014
  • 647C

字义解释

基本字义

kēng(ㄎㄥ)

⒈  撞(钟)。

其他字义

qiān(ㄑ一ㄢ)

⒈  古同“牵”:“摼象犀。”

统一码

摼字UNICODE编码U+647C,10进制: 25724,UTF-32: 0000647C,UTF-8: E6 91 BC。

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详细解释

暂无详解,欢迎补充。

康熙字典解释

摼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
擣頭也。从手堅聲,讀若“鏗尔舍瑟而作”。口莖切

说文解字注

(摼)擣頭也。廣韵曰。撞也。从手。堅聲。讀若論語鏗尒舍琴而作。讀若二字衍文也。尒大徐作爾。琴大徐作瑟。今皆正。舊抄繫傳本作琴。論語先進篇釋文曰。鏗苦耕反。投琴聲。是則陸氏論語本作舍琴而作。下文、云本今作瑟者、後人所增語。廣韵曰。㧶、琴聲。口莖切。玉篇曰。㧶口耕切。琴聲。引論語㧶爾舍琴而作。㧶葢摼之異體。大徐摼口莖切。按堅聲古音在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