廊

  • 廊字拼音:

    láng 
  • 廊字部首:

    广
  • 廊字五笔:

    YYVB
  • 廊字笔画:

    11
  • 廊字笔顺

    捺、横、撇、捺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折、捺、横折、竖
  • 3
  • 8
  • 半包围结构
  • IIIL
  • TGXY
  • 00227
  • 1671
  • 3240
  • 5ECA

字义解释

基本字义

láng(ㄌㄤˊ)

⒈  房屋前檐伸出的部分,可避风雨,遮太阳:廊子。前廊后厦。

⒉  庑下,殿下外屋:廊庑(堂前廊屋)。

⒊  有顶的过道:长廊。走廊。画廊。游廊。

统一码

廊字UNICODE编码U+5ECA,10进制: 24266,UTF-32: 00005ECA,UTF-8: E5 BB 8A。

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láng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广( yǎn),郎声。从“广”,表示与房屋有关。本义:厅堂周围的屋)

(2) 同本义 [rooms around hall]

平公恐惧,优于廊室之间。——《韩非子·十过》

(3) 又如:廊房(廊室。殿堂周围的房舍);廊屋(廊室);廊庑(堂前的廊屋;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)

(4) 走廊 [veranda]

高柳早莺啼,长廊春雨响。——王维《谒瑀上人》

入门穿廊,过前后厅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
(5) 又如:回廊(曲折环绕的走廊);游廊(连接两个或几个独立建筑物的走廊);廊牙(廊檐下像牙齿般的装饰);廊厩(围廊旁的房舍)

(6) 朝廷、国家 [court]。如:廊肆(即廊庙。指朝廷);廊庙志(担负朝廷重任的志向。指参政的心愿);廊庙才(比喻能担负国家重任者)

康熙字典解释

廊【寅集下】【广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唐韻》魯當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盧當切《正韻》魯堂切,音郞。《說文》東西序也。《玉篇》廊,廡下也。《廣韻》殿下外屋也。《前雙竇嬰傳》賜金,廊廡下。《註》師古曰:廊,堂下周屋也。《揚雄·光祿勳箴》廊殿門闥,限以禁界。

通作郞。《前漢·董仲舒傳》蓋聞唐虞之時,遊於巖郞之上。《註》晉灼曰:堂邊廡。巖郞,謂嚴峻之郞也。

《司馬相如傳》陛下築郞臺,恐其不高。《註》師古曰:郞堂,下周廂也。

说文解字

廊【卷九】【广部】

東西序也。从广郎聲。《漢書》通用郎。魯當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