鲌

多音字
  • 鲌字拼音:

      
  • 鲌字部首:

  • 鲌字五笔:

    QGRG
  • 鲌字笔画:

    13
  • 鲌字笔顺

    撇、横折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
  • 8
  • 5
  • 左右结构
  • NMHA
  • RNK
  • 26102
  • 9C8C

字义解释

基本字义

鲌(鮊)bó(ㄅㄛˊ)

⒈  鱼类的一属,身体延长,侧扁,为淡水经济鱼类之一。常见的有“翘嘴红鲌”、“短尾鲌”等。

其他字义

鲌(鮊)bà(ㄅㄚˋ)

⒈  同“鲅”。

统一码

鲌字UNICODE编码U+9C8C,10进制: 40076,UTF-32: 00009C8C,UTF-8: E9 B2 8C。

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〈名〉

白鱼 [white fish]。鱼纲鲤科。嘴斜,向上翘;腹面有肉棱,生活在淡水中。

康熙字典解释

鮊【亥集中】【魚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唐韻》旁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薄陌切,音白。《說文》海魚名。《博雅》鮊,鱎也。

《集韻》步化切,音杷。義同。

说文解字

鮊【卷十一】【魚部】

海魚名。从魚白聲。旁陌切

(鮊)海魚也。从魚。白聲。旁陌切。古音在五部。玉篇讀平亞切。廣韵韵作。讀若書白不黑。未知所出。大玄昆次三曰。昆白不黑。不相親也。疑用此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