彲

  • 彲字拼音:

    chī 
  • 彲字部首:

  • 彲字五笔:

    GMYE
  • 彲字笔画:

    22
  • 彲字笔顺

    横、竖、横折、捺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捺、捺、横、撇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横折、撇、横折、撇、撇、撇
  • 3
  • 19
  • 左右结构
  • MPHHH
  • ALTP
  • 12222
  • 1759
  • 5F72

字义解释

基本字义

chī(ㄔ)

⒈  见“彨”。

统一码

彲字UNICODE编码U+5F72,10进制: 24434,UTF-32: 00005F72,UTF-8: E5 BD B2。

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详细解释

暂无详解,欢迎补充。

康熙字典解释

螭【卷十三】【虫部】

若龍而黃,北方謂之地螻。从虫离聲。或云無角曰螭。丑知切

说文解字注

(螭)若龍而黃。南都賦曰。憚夔龍怖蛟螭。李注引說文蛟螭若龍而黃。按李注蛟字誤衍。左思蜀都賦。或藏蛟螭。劉注云。蛟螭、水神也。一曰雌龍。一曰龍子。似亦謂蛟螭爲一物。然上林賦蛟龍赤螭。文穎曰。龍子爲螭。張揖曰。赤螭、雌。龍也。皆劉說所本。張、左之賦皆不謂蛟螭一物也。許謂离爲山神。螭爲若龍而黃。與諸家說異。司馬相如曰赤螭。楊雄解嘲曰。翠虯絳螭之將登乎天。不謂其色黃矣。北方謂之地螻。呂氏春秋曰。黃帝之時。天先見大螻大螾。史記封禪書。黃帝得土德。黃龍地螾見。地螻之說、其本此與。非螻蛄也。从虫。离聲。丑知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或云無角曰螭。六字疑後人所增。非許書本有。葢旣改虯下爲有角、則注此爲無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