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
(ɡuān)

辞官

  • [  cí ɡuān  ] 
  • ㄘˊ ㄍㄨㄢ
  • TDUH PN

辞官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辞去官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辞去官职。

《新唐书·隐逸传·武攸绪》:“后革命,封 安平郡王,从封 中岳,固辞官,愿隐居。”
柳琴戏《状元打更》第十四场:“先让你回去,我过个三年五载,辞官回家,同你过半辈子安生日子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辞去官职。

《文明小史·第三七回》:「第三件是:力争不来,要请钦差辞官。」

去官

仕官 仕宦

辞官(ci guan)同音词

  • 1、辞观[cí ɡuān ]

    1.谈吐仪表。

  • 2、辞馆[cí ɡuǎn ]

    1.指北宋朝廷设立的昭文馆﹑史馆﹑集贤院。三馆职掌图籍之编校及国史的编修﹐任职人员一般从文学之士中考选。 2.旧谓塾师辞职。

  • 3、词官[cí ɡuān ]

    1.指文学侍从之臣。

  • 4、词馆[cí ɡuǎn ]

    1.翰林院。

  • 5、祠官[cí ɡuān ]

    1.掌管祭祀之官。

  • 6、祠馆[cí ɡuǎn ]

    1.犹祠堂。

  • 7、次官[cì ɡuān ]

    1. 旧时中央政府所属各部的副部长的职务;次于部长的职位。

  • 8、赐官[cì ɡuān ]

    1.受天子命能自置官吏以治家邑。 2.后世指授以官职。

  • 9、赐灌[cì ɡuàn ]

    1.犹赐饮。

辞官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