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tōnɡ)
(jiǎ)

通假

  • [  tōnɡ jiǎ  ] 
  • ㄊㄨㄥ ㄐ一ㄚˇ
  • CEP WNH

通假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。

interchangeability of words or characters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互相借用。

明 文徵明 《企斋先生传》:“先生昆弟五人,白首同居,有无通假,死丧患难,惠恤惟勤,於伦谊至篤也。”
张元济 《<愧郯录>跋》:“书此以识吾友通假之惠,并为是书庆幸焉。”

⒉  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。严格说,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,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。包括同音通假,如借“公”为“功”,借“骏”为“峻”;双声通假,如借“祝”为“织”,借“果”为“敢”;迭韵通假,如借“崇”为“终”,借“革”为“勒”。古书多用通假字;今简化汉字也常常采用,如借“谷”为“穀”,借“吁”为“吁”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同音字或近音字相互通用或假借。古书常用通假字,可包括三种:一、同音通假。如借公为功。二、双声通假。如借果为敢。三、叠韵通假。如借崇为终。

英语翻译

phonetic loan character, using one character interchangeably for phonetically related characters

通假(tong jia)同音词

  • 1、同甲[tónɡ jiǎ ]

    1.谓同等坚固的铠甲。 2.同龄。同龄者其出生之年的甲子必同,故称。

  • 2、通家[tōnɡ jiā ]

    ①两家通好;世交:两人三世通家,又是少年同窗。 ②姻亲:通家之谊。

  • 3、通贾[tōnɡ jiǎ ]

    1.犹通商。

  • 4、铜甲[tónɡ jiǎ ]

    1.铜制的铠甲。

  • 5、痛戞[tònɡ jiá ]

    1.尽力地括篦。

通假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