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只顾自己的成语(23个)

  • 1、

    大难临头 [ dà nàn lín tóu ]

    释义:难:灾祸;临:来到。大祸落到头上。

    出处: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临大难而不惧者,圣人之勇也。”

  • 2、

    独善其身 [ dú shàn qí shēn ]

    释义:独:唯独;善:好,维护。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。现指只顾自己,不管别人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
  • 3、

    多管闲事 [ duō guǎn xián shì ]

    释义: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。

    出处: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四十四回:“你这人好生无礼。谁叫你多管闲事?”

  • 4、

  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[ 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 ]

    释义:指不管闲事,事情越少越好。

    出处: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二回:“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,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弄得百事俱废,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?”

  • 5、

   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[ duō yī shì bù rú shěng yī shì ]

    释义:指不管闲事,事情越少越好。同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。

    出处:《红楼梦》第四五回:“你说的也是,多一事不如省一事。”

  • 6、

    各人自扫门前雪 [ 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 ]

    释义: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

    出处:明·张凤翼《灌园记·后识法章》:“进去罢,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。”

  • 7、

    假公济私 [ jiǎ gōng jì sī ]

    释义:假借公家的名义,谋取私人的利益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杜业传》:“方进终不举白,专作威福,阿党所厚,排挤英俊,托公报私,横厉无所畏忌。”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

  • 8、

    见利忘义 [ jiàn lì wàng yì ]

    释义: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樊郦滕灌傅靳周传》:“夫卖友者,谓见利而忘义也。”

  • 9、

    见死不救 [ jiàn sǐ bù jiù ]

    释义: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。

    出处:你做的今见死不救,羞见这桃园中杀马宰乌牛。 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二折

  • 10、

    洁身自好 [ jié shēn zì hào ]

    释义:保持自己纯洁,不同流合污。也指怕招惹是非,只顾自己好,不关心公众事情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归洁其身而已矣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侃侃而谈 [ kǎn kǎn ér tán ]

    释义:理直气壮、从容不迫地说话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朝,与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旁若无人 [ páng ruò wú rén ]

    释义:身旁好象没有人。形容态度傲慢,不把别人放在眼里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荆轲嗜酒,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,酒酣以往,高渐离击筑,荆柯和而歌市中,相乐也,已而相泣,旁若无人者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食亲财黑 [ shí qīn cái hēi ]

    释义:指人贪婪自私,爱占便宜。

    出处:

  • 14、

    损人利己 [ sǔn rén lì jǐ ]

    释义:损害别人,使自己得到好处。

    出处:《旧唐书·陆象先传》:“为政者理则可矣,何必严刑树威。损人益己,恐非仁恕之道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事不关己 [ shì bù guān jǐ ]

    释义: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。

    出处:《曹雪芹别传》:“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,少发议论,事不关己,不必打听,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,一直不甚了了。”

  • 16、

    损公肥私 [ sǔn gōng féi sī ]

    释义: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。

    出处:《新华月报》1979年第1期:“在群众中,有些人损公肥私,无理取闹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有己无人 [ yǒu jǐ wú rén ]

    释义:自私自利,只顾自己,不顾别人。

    出处: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9回:“虽是小事,显见有己无人,贪心不死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置若罔闻 [ zhì ruò wǎng wén ]

    释义:置:放,摆;若:好象。放在一边,好象没有听见似的。指不予理睬。

    出处:明 朱国祯《涌幢小品》:“当中书言时,沈宜厉声力折,只因心中恼他,置若罔闻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不闻不问 [ bù wén bù wèn ]

    释义:闻:听。人家说的不听,也不主动去问。形容对事情不关心。

    出处: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,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,竟如‘槁木死灰’一般,一概不问不闻,惟知侍亲养子。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回

  • 20、

    明哲保身 [ míng zhé bǎo shēn ]

    释义: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。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。

    出处: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,夙夜匪懈,以事一人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漠不关心 [ mò bù guān xīn ]

    释义:漠:冷淡。态度冷淡,毫不关心。

    出处:明 朱之瑜《与冈骑昌纯书二首》:“至于一身之荣瘁,禄食之厚薄,则漠不关心,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。”

  • 22、

    同流合污 [ tóng liú hé wū ]

    释义:流:流俗;污:肮脏。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。”

  • 23、

    自私自利 [ zì sī zì lì ]

    释义:私心很重,只为个人利益打算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潘尼传》:“忧患之接,必生于自私,而兴于有欲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大禹不以一身自利,一体偏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