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声势的成语有哪些(27个)

  • 1、

    百万雄师 [ bǎi wàn xióng shī ]

    释义:为数众多、威武雄壮的军队。

    出处:宋·张载《庆州大顺城记》:“百万雄师,莫可以前。”

  • 2、

    波路壮阔 [ bō lù zhuàng kuò ]

    释义:波路:波涛。比喻规模宏伟,声势浩大。同“波澜壮阔”。

    出处:南朝·宋·鲍照《登大雷岸与妹书》:“旅客贫辛,波路壮阔。”

  • 3、

    地动山摇 [ dì dòng shēn yáo ]

    释义: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,山河摇摆。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。

    出处:宋·欧阳修《欧阳文忠公集·奏议集·一二·论修河第一状》:“臣恐地动山摇,从此灾祸自此而始。”

  • 4、

    钢筋铁骨 [ gāng jīng tiě gǔ ]

    释义: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。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。

    出处:曹禺《半日的“旅行”》:“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,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。”

  • 5、

    鼓角齐鸣 [ gǔ jiǎo qí míng ]

    释义:鼓:战鼓;角:古代军队中的乐器,即号角。战鼓响,号角鸣。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。

    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九回:“前面鼓角齐鸣,一彪军出,放过马谡,拦住张郃。”

  • 6、

    浩浩荡荡 [ hào hào dàng dàng ]

    释义: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。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,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。

    出处:《尚书·尧典》:“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”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浩浩荡荡,横夫际涯。”

  • 7、

    坚强不屈 [ jiān qiáng bù qū ]

    释义:屈:屈服。坚韧、刚毅,毫不屈服。

    出处:荀况《荀子·法行》:“坚刚而不屈,义也。”

  • 8、

    金碧辉煌 [ jīn bì huī huáng ]

    释义: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,光彩夺目。

    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二回:“朝圣殿中绛纱衣,金霞灿烂;彤廷阶下芙蓉冠,金碧辉煌。”

  • 9、

    龙威虎震 [ lóng wēi hǔ zhèn ]

    释义:形容气势奔放雄壮。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,灵活舒展。

    出处:宋·赵与时《宾退录》第二卷:“梁鹄书,如龙威虎震,剑拔弩张。”

  • 10、

    排山倒海 [ pái shān dǎo hǎi ]

    释义:推开高山,翻倒大海。形容力量强盛,声势浩大。

    出处:《资治通鉴·齐纪高宗建武二年》:“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,步骑数十万,南临瓜步,诸郡尽降。”宋·杨万里《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》:“病势初来敌颇强,排山倒海也难当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气贯长虹 [ qì guàn cháng hóng ]

    释义:贯:贯穿。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,穿过彩虹。形容精神极其崇高,气概极其豪壮。

    出处:《礼记·聘义》:“气如白虹,天也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气吞山河 [ qì tūn shān hé ]

    释义:气势可以吞没山河。形容气魄很大。

    出处:元 金仁杰《追韩信》第二折:“背楚投江,气吞山河,知音未遇,弹琴空歌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千军万马 [ qiān jūn wàn mǎ ]

    释义: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。

    出处:《南史·陈庆之传》:“名军大将莫自牢,千兵万马避白袍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声势浩大 [ shēng shì hào dà ]

    释义:声势:声威和气势;浩:广大。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。

   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六回:“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,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,不过声势浩大罢了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势如破竹 [ shì rú pò zhú ]

    释义:势:气势,威力。形势就象劈竹子,头上几节破开以后,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。比喻节节胜利,毫无阻碍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

  • 16、

    投鞭断流 [ tóu biān duàn liú ]

    释义: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,就能截断水流。比喻人马众多,兵力强大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以吾之众旅,投鞭于江,足断其流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万马奔腾 [ wàn mǎ bēn téng ]

    释义: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。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。

    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·钱多处白丁横带》:“空中如万马奔腾,树杪似千军拥沓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万马齐喑 [ wàn mǎ qí yīn ]

    释义:喑:哑。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。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。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。

    出处:宋·苏轼《三马图赞》序:“时西域贡马……振鬣长鸣,万马皆瘖。”清·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:“九州风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汹涌澎湃 [ xiōng yǒng péng pài ]

    释义:汹涌: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;澎湃:波浪互相撞击。形容声势浩大,不可阻挡。

    出处:汉·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沸乎暴怒,汹涌澎湃。”

  • 20、

    一泻千里 [ yī xiè qiān lǐ ]

    释义:泻:水往下直注。形容江河奔流直下,流得又快又远。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。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。

    出处:唐·李白《赠从弟宣州长史昭》诗:“长川豁中流,千里泻吴会。”宋·陈亮《与辛幼安殿撰书》:“大江在河,一泻千里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迎刃而解 [ yíng rèn ér jiě ]

    释义:原意是说,劈竹子时,头上几节一破开,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。比喻处理事情、解决问题很顺利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

  • 22、

    波澜壮阔 [ bō lán zhuàng kuò ]

    释义: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鲍照《登大雷岸与妹书》:“旅客贫辛,波路壮阔。”

  • 23、

    气势磅礴 [ qì shì páng bó ]

    释义:磅礴:广大无边的样子。形容气势雄伟壮大。

    出处:宋·文天祥《文山集·指南后录·正气歌》第14卷:“是气所磅礴,凛冽万古存。”

  • 24、

    壮气吞牛 [ zhuàng qì tūn niú ]

    释义:形容气势雄壮远大。

    出处:明·孙梅锡《琴心记》第二十出:“男儿汉壮气吞牛,丈夫志岂困荒丘?”

  • 25、

    风云变色 [ fēng yún biàn sè ]

    释义:风云:比喻变幻的局势。比喻局势变化大

    出处:唐·骆宾王《为徐敬业讨武瞾檄》:“喑鸣则山岳崩颓,叱咤则风云变色。”

  • 26、

    澎湃汹涌 [ péng pài xiōng yǒng ]

    释义:澎湃:大浪互相撞击;汹涌:波涛猛烈地向上涌。形容声势浩大

    出处:曹靖华《飞花集》:“我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花海中,徘徊,徘徊复徘徊,半生往事,如钱塘怒涛,澎湃汹涌,冲击心头!”

形容声势的词语有哪些(1个)

  • 节节胜利节节:逐段。指胜利一个接着一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