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著名的风景名胜的成语(118个)

  • 1、

    暗香疏影 [ àn xiāng shū yǐng ]

    释义: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,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。

    出处:宋·林逋《林和靖集·卷二·山园小梅》诗: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

  • 2、

    昂首天外 [ áng shǒu tiān wài ]

    释义:抬起头望着天边。形容态度傲慢,或做事脱离实际。

    出处:清·归庄《王大痴像赞》:“昂其首,睅其目,举觞而望青天者,是为王大痴。”

  • 3、

    百花齐放 [ bǎi huā qí fàng ]

    释义:形容百花盛开,丰富多彩。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。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。

    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:“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,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。”

  • 4、

    波光粼粼 [ bō guāng lín lín ]

    释义:波光: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。粼粼:形容水石明净。波光明净。

    出处:阿来《尘埃落定》第七章:“月亮升起来,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。”

  • 5、

    苍翠欲滴 [ cāng cuì yù dī ]

    释义:苍翠:深绿。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。

    出处:宋·郭熙《山川训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苍翠而欲滴,秋山明净而如妆,冬山惨淡而如睡。”

  • 6、

    晨光熹微 [ chén guāng xī wēi ]

    释义:熹微:天色微明。早上天色微明。

    出处:晋·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问征夫以前路,恨晨光之熹微。”

  • 7、

    川流不息 [ chuān liú bù xī ]

    释义:川:河流。形容行人、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。

    出处:南朝梁·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川流不息,渊澄取映。”

  • 8、

    春风化雨 [ chūn fēng huà yǔ ]

    释义:化:化生和养育。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。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。”

  • 9、

    春色满园 [ chūn sè mǎn yuán ]

    释义: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    出处:唐·吕从庆《丰溪存稿·小园》:“小园春色丽,花发两三株。” 宋·叶绍翁《游小园不值》:“应怜屐齿印苍苔,小扣柴扉久不开。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”

  • 10、

    春和景明 [ chūn hé jǐng míng ]

    释义:春光和煦,风景鲜明艳丽。

    出处: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至若春和景明,波澜不惊,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春华秋实 [ chūn huá qiū shí ]

    释义:华:花。春天开花,秋天结果。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。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》第五十二卷:“春发其华,秋收其实,有始有极,爱登其质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春意盎然 [ chūn yì àng rán ]

    释义:春意:春天的气象。盎然:丰满、浓厚的样子。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。

    出处:季羡林《难忘的一家人》:“此时宴会厅里,必然是笑声四起,春意盎然,情谊脉脉,喜气融融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纷红骇绿 [ fēn hóng hài lǜ ]

    释义:纷:纷披;红:指红花;骇:散乱;绿:指绿叶。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。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。

    出处:唐·柳宗元《袁空渴记》:“每风自四山而下,振动大木,掩苒众草,给红骇绿,蓊郁香气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峰回路转 [ fēng huí lù zhuǎn ]

    释义:峰峦重叠环绕,山路蜿蜒曲折。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。

    出处:宋·欧阳修《欧阳文忠公集·三九·醉翁亭记》:“山行六七里,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,让泉也。峰回路转,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风驰电掣 [ fēng chí diàn chè ]

    释义:驰:奔跑;掣:闪过。形容非常迅速,象风吹电闪一样。

    出处:《六韬·龙韬·王翼》:“奋威四人,主择材力,论兵革,风驰电掣,不知所由。”

  • 16、

    风清月朗 [ fēng qīng yuè lǎng ]

    释义:风凉爽,月明亮。

    出处: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支诺皋下》:“时春季夜间,风清月朗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福地洞天 [ fú dì dòng tiān ]

    释义:原为道家语,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。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。

    出处:唐·杜光庭《洞天福地记》:“列出十大洞天、三十六小洞天、七十二福地的名称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富丽堂皇 [ fù lì táng huáng ]

    释义:富丽:华丽;堂皇:盛大,雄伟。形容房屋宏伟豪华。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。

    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4回:“只见当朝圣人出的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,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粉妆玉砌 [ fěn zhuāng yù qì ]

    释义:用白粉装饰,用白玉砌成。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。

    出处:《第一场雪》:“山川、河流、树木、房屋,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,万里江山,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。”

  • 20、

    风月无边 [ fēng yuè wú biān ]

    释义:极言风景之佳胜。

    出处:宋·朱熹《六先生画像·濂溪先生》:“风月无边,庭草交翠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风月无涯 [ fēng yuè wú yá ]

    释义:极言风景之佳胜。同“风月无边”。

    出处:宋·邵雍《世上吟》:“光阴有限同归老,风月无涯可慰颜。”

  • 22、

    干云蔽日 [ gān yún bì rì ]

    释义:干:冲;蔽:遮挡。冲上云霄,挡住太阳。形容树木高大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干云蔽日之木,起于葱青。”

  • 23、

    皓月千里 [ hào yuè qiān lǐ ]

    释义: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。形容月光皎洁,天气暗和。

    出处: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长烟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耀金,静影沉璧。”

  • 24、

    湖光山色 [ hú guāng shān sè ]

    释义:湖的风光,山的景色。指有水有山,风景秀丽。

    出处:宋·吴自牧《梦梁录·五代人物》:“杭城湖光山色之秀,锺为人物,所以清奇特,为天下寇。”

  • 25、

    花团锦簇 [ huā tuán jǐn cù ]

    释义:锦:有文彩的丝织品;簇:丛聚。形容五彩缤纷,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。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。

    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七:“自余是什么亲拟,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,……。若无恁么事,饶你攒花簇锦,亦无用处。”

  • 26、

    寒冬腊月 [ hán dōng là yuè ]

    释义:腊月:农历十二月。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。

    出处:汉·无名氏《别诗(骨肉缘枝叶)》:“征夫怀远路,游子恋故乡。寒冬十二月,晨起践严霜。”

  • 27、

    济济一堂 [ jǐ jǐ yī táng ]

    释义: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。

    出处:《书·大禹谟》:“济济有众。”

  • 28、

    金碧辉煌 [ jīn bì huī huáng ]

    释义: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,光彩夺目。

    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二回:“朝圣殿中绛纱衣,金霞灿烂;彤廷阶下芙蓉冠,金碧辉煌。”

  • 29、

    锦上添花 [ jǐn shàng tiān huā ]

    释义:在锦上再绣花。比喻好上加好,美上添美。

    出处:宋·黄庭坚《了了庵颂》:“又要涪翁作颂,且图锦上添花。”

  • 30、

    锦绣河山 [ jǐn xiù hé shān ]

    释义: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。

    出处:元·白朴《梧桐雨》第二折:“统精兵直指潼关,料唐家无计遮拦,单要抢贵妃一个,非专为锦绣江山。”

  • 31、

    绿草如茵 [ lǜ cǎo rú yīn ]

    释义: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。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。亦作“碧草如茵”。

    出处:

  • 32、

    鸟语花香 [ niǎo yǔ huā xiāng ]

    释义:鸟叫得好听,花开得喷香。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。

    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八回:“云雾渐淡,日色微明,四面也有人烟来往,各处花香鸟语,颇可盘桓。”

  • 33、

    批红判白 [ pī hóng pàn bái ]

    释义:批:削;判:分开;红、白:指花卉。嫁接花木。

    出处:宋·李格非《洛阳名园记·李氏仁丰园》:“今洛阳良工巧匠,批红判白,接以他木,与造化争妙,故岁岁益奇。”

  • 34、

    琪花瑶草 [ qí huā yáo cǎo ]

    释义:琪、瑶:美玉。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。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。

    出处:王轂《梦仙谣》:“前程渐觉风光好,琪花片片粘瑶草。”

  • 35、

    千岩竞秀 [ qiān yán jìng xiù ]

    释义:岩:山崖;竞:竞赛。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。形容山景秀丽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千岩竞秀,万壑争流,草木蒙笼其上,若云兴霞蔚。”

  • 36、

    巧夺天工 [ qiǎo duó tiān gōng ]

    释义:夺:胜过。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。形容技艺十分巧妙。

    出处:元·赵孟頫《赠放烟火者》诗:“人间巧艺夺天工,炼药燃灯清昼同。。”

  • 37、

    青山绿水 [ qīng shān lǜ shuǐ ]

    释义:泛称美好山河。

    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问:‘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?’师曰:‘青山绿水。’曰:‘见后如何?’师曰:‘绿水青山。’”

  • 38、

    热火朝天 [ rè huǒ cháo tiān ]

    释义: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,气氛高涨,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。

    出处:魏巍《谁是最可爱的人 前进吧祖国》:“从祖国到朝鲜,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,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。”

  • 39、

    山明水秀 [ shān míng shuǐ xiù ]

    释义:山光明媚,水色秀丽。形容风景优美。

    出处:宋·黄庭坚《蓦山溪·赠衡阳陈湘》:“眉黛敛秋波,尽湖南,山明水秀。”

  • 40、

    山高水长 [ shān gāo shuǐ cháng ]

    释义:象山一样高耸,如水一般长流。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。后比喻恩德深厚。

    出处:唐·刘禹锡《望赋》:“龙门不见兮,云雾苍苍。乔木何许兮,山高水长。”

  • 41、

    山清水秀 [ shān qīng shuǐ xiù ]

    释义:形容风景优美。

    出处:宋·黄庭坚《蓦山溪·赠衡阳陈湘》:“眉黛敛秋波,尽湖南,山明水秀。”

  • 42、

    水秀山明 [ shuǐ xiù shān míng ]

    释义:山光明媚,水色秀丽。形容风景优美。

    出处:宋·黄庭坚《蓦山溪·赠衡阳陈湘》:“眉黛敛秋波,尽湖南,山明水秀。”

  • 43、

    水天一色 [ shuǐ tiān yī sè ]

    释义:水光与天色相浑。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。

    出处:唐·王勃《滕王阁诗序》: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”

  • 44、

    水明山秀 [ shuǐ míng shān xiù ]

    释义:形容风景优美。同“水秀山明”。

    出处:宋·张先《满江红·初春》词:“渐迤逦,水明山秀,暖生帘幕。”

  • 45、

    万人空巷 [ wàn rén kōng xiàng ]

    释义:空巷: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。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。多形容庆祝、欢迎等盛况。

    出处:宋·苏轼《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》诗:“赖有明朝看潮在,万人空巷斗新妆。”

  • 46、

    万紫千红 [ wàn zǐ qiān hóng ]

    释义:形容百花齐放,色彩艳丽。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。

    出处:宋·朱熹《春日》诗:“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”

  • 47、

    无边风月 [ wú biān fēng yuè ]

    释义:无边:无限;岁月:风和月亮,泛指景色。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。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。

    出处:宋·朱熹《六先生画像赞·濂溪先生》:“风月无边,庭草交翠。”

  • 48、

    五彩缤纷 [ wǔ cǎi bīn fēn ]

    释义:五彩:各种颜色;缤纷:繁多交错的样子。指颜色繁多,非常好看。

   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铺设得五彩缤纷,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,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。”

  • 49、

    欣欣向荣 [ xīn xīn xiàng róng ]

    释义:欣欣:形容草木生长旺盛;荣:茂盛。形容草木长得茂盛。比喻事业蓬勃发展,兴旺昌盛。

    出处:晋·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木欣欣以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。”

  • 50、

    烟波浩渺 [ yān bō hào miǎo ]

    释义: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。

    出处:唐 崔致远《将归海东巉山春望》:“目极烟波浩渺间,晓鸟飞处认乡关。”

  • 51、

    一草一木 [ yī cǎo yī mù ]

    释义:比喻极微小的东西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春一草枯则为灾,秋一木华亦为异。”

  • 52、

    应接不暇 [ yìng jiē bù xiá ]

    释义:暇:空闲。原形容景物繁多,来不及观赏。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,应付不过来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从山阴道上行,山川自相应发,使人应接不暇。”

  • 53、

    引人入胜 [ yǐn rén rù shèng ]

    释义:胜:胜境。引人进入佳境。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王卫军云,酒正自引人着胜地。”

  • 54、

    云雾迷蒙 [ yún wù mí méng ]

    释义:迷蒙: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。云雾笼罩,使景物隐隐约约,看不清楚。

    出处:

  • 55、

    旖旎风光 [ yǐ nǐ fēng guāng ]

    释义:旖旎:柔和美丽。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。

    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一霎时局已到齐,真正是翠绕珠围,金迷纸醉,说不尽温柔景象,旖旎风光。”

  • 56、

    蒸蒸日上 [ zhēng zhēng rì shàng ]

    释义:蒸蒸:一升、兴盛的样子。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。

    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,调度有方,还怕不蒸蒸日上吗?”

  • 57、

    座无虚席 [ zuò wú xū xí ]

    释义:虚:空。座位没有空着的。形容出席的人很多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王浑传》:“时吴人新附,颇怀畏惧。浑抚循羁旅,虚怀绥纳,座无空席,门不停宾,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。”

  • 58、

    争奇斗艳 [ zhēng qí dòu yàn ]

    释义:奇:奇异;艳:色彩鲜艳。形容百花竞放,十分艳丽。

    出处:宋·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方物·芍药谱》:“名品相压,争妍斗奇,故者未厌,而新者已盛。”

  • 59、

    暴风骤雨 [ bào fēng zhòu yǔ ]

    释义:暴、骤:急速,突然。又猛又急的大风雨。比喻声势浩大,发展急速而猛烈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三章:“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”

  • 60、

    别有洞天 [ bié yǒu dòng tiān ]

    释义:比喻另有一番境界。

    出处:唐·李白《山中问答》诗:“桃花流水窅然去,别有天地非人间。”

形容著名的风景名胜的词语(3个)

  • 飞流直下飞流:指瀑布;直下:垂直泻下。瀑布垂直泻下。形容瀑布垂直泻下的壮观景象。
  • 雷峰夕照1.亦作"雷峯夕照"。 2.西湖十景之一。每当夕阳西下时﹐峰影波光﹐互相辉映。旧时复有雷峰塔点缀其中﹐景色至为美胜。
  • 三潭印月1.在浙江杭州市西湖,为西湖十景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