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学习氛围的成语(37个)

  • 1、

    百读不厌 [ bǎi dú bù yàn ]

    释义:厌:厌烦,厌倦。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。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,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。

    出处:宋·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》诗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

  • 2、

    不求甚解 [ bù qiú shèn jiě ]

    释义:只求知道个大概,不求彻底了解。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、不深入。

    出处:晋·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不慕利,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欣然忘食。”

  • 3、

    不足为法 [ bù zú wéi fǎ ]

    释义:不值得学习、效法。

    出处: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李青莲诗》:“开口便说:《大雅》不作,骚人斯起,然词多哀怨,已非正声;至杨、马益流宕。建安以后更绮丽,不足为法。”

  • 4、

    承前启后 [ chéng qián qǐ hòu ]

    释义:承:承接;启:开创。承接前面的,开创后来的。指继承前人事业,为后人开辟道路。

    出处: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曾有菴赠文》:“公承前草创,启后规模,此之功德,垂之永久。”

  • 5、

    穿壁引光 [ chuān bì yǐn guāng ]

    释义:穿:凿通;引:引进。凿通墙壁,引进烛光。形容家贫读书刻苦。

    出处: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。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
  • 6、

    恩重如山 [ ēn zhòng rú shān ]

    释义:恩情深厚,像山一样深重。

    出处:宋·陆游《删定官供职谢启》:“拔茅以征,冒处清流之末;及瓜雨往,曾无累月之淹。恩重如山,感深至骨。”

  • 7、

    耳濡目染 [ ěr rǔ mù rǎn ]

    释义:濡:沾湿;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濡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

  • 8、

    分秒必争 [ fēn miǎo bì zhēng ]

    释义: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。形容抓紧时间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常语人曰:‘大禹圣者,乃惜寸阴,至于众人,当惜分阴。’”

  • 9、

    奉为楷模 [ fèng wéi kǎi mó ]

    释义:楷:法式;模:模范。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。

    出处:鲁迅《坟 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听说刚勇的拳师,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,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。”

  • 10、

    汗流浃背 [ hàn liú jiā bèi ]

    释义:浃:湿透。汗流得满背都是。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。现也形容出汗很多,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伏皇后纪》:“操出,顾左右,汗流浃背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聚精会神 [ jù jīng huì shén ]

    释义:会:集中。原指君臣协力,集思广益。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。

    出处:汉·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聚精会神,相得益(章)彰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鸡飞狗跳 [ jī fēi gǒu tiào ]

    释义:把鸡吓得飞起来,把狗吓得到处乱跳。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。

    出处:茅盾《锻炼》:“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,一方面疑神疑鬼,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、人人自危的情形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良师益友 [ liáng shī yì yǒu ]

    释义: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。

    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说丛》:“贤师良友在其侧,诗书礼乐陈于前,弃而为不善者,鲜矣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囊萤映雪 [ náng yíng yìng xuě ]

    释义: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,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读。

    出处:元·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一折:“虽无汗马眠霜苦,曾受囊萤映雪劳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舐犊之爱 [ shì dú zhī ài ]

    释义:舐:舔。犊:小牛。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。比喻对子女的疼爱。亦作“舐犊之念”、“舐犊之私”、“舐犊情深”。

    出处:犹怀老牛舐犊之爱。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杨彪传》

  • 16、

    提心吊胆 [ tí xīn diào dǎn ]

    释义: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。

    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众僧闻得此言,一个个提心吊胆,告天许愿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天寒地冻 [ tiān hán dì dòng ]

    释义:形容天气极为寒冷。

   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五回:“目今天寒地冻,军马难以久住,权且回山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蔚然成风 [ wèi rán chéng fēng ]

    释义:蔚然:草木茂盛的样子,引伸为荟萃、聚集。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,形成一种良好风气。

    出处:范文澜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:“日本国内,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,摹仿唐诗蔚然成风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为人师表 [ wéi rén shī biǎo ]

    释义:师表:榜样,表率。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。

    出处:《北齐书·王昕书》:“杨愔重其德业,以为人之师表。”

  • 20、

    循循善诱 [ xún xún shàn yòu ]

    释义:循循:有次序的样子;善:善于;诱:引导。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夫子循循然善诱人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言传身教 [ yán chuán shēn jiào ]

    释义:言传:用言语讲解、传授;身教:以行动示范。既用言语来教导,又用行动来示范。指行动起模范作用。

    出处:《庄子·天道》:“语之所贵者意也,意有所随。意之所随者,不可以言传也。”

  • 22、

    一曝十寒 [ yī pù shí hán ]

    释义:曝:晒。原意是说,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,晒一天,冻十天,也不可能生长。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,一时又懒散,没有恒心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曝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

  • 23、

    一丝不苟 [ yī sī bù gǒu ]

    释义:苟:苟且,马虎。指做事认真细致,一点儿不马虎。

    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上司访知,见世叔一丝不苟,升迁就在指日。”

  • 24、

    一心一意 [ yī xīn yī yì ]

    释义:只有一个心眼儿,没有别的考虑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恕传》:“免为庶人,徙章武郡,是岁嘉平元年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:“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”

  • 25、

    凿壁偷光 [ záo bì tōu guāng ]

    释义: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。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。

    出处: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。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
  • 26、

    争先恐后 [ zhēng xiān kǒng hòu ]

    释义:抢着向前,唯恐落后。

    出处:清·张春帆《宦海》第十四回:“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直抢上来。”

  • 27、

    专心致志 [ zhuān xīn zhì zhì ]

    释义:致:尽,极;志:意志。把心思全放在上面。形容一心一意,聚精会神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夫今弈之为数,小数也,不专心致志,则不得也。”

  • 28、

    全神贯注 [ quán shén guàn zhù ]

    释义:贯注:集中。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。

    出处: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人事太忙,不许我们全神贯注,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。”

  • 29、

    全心全意 [ quán xīn quán yì ]

    释义:投入全部精力,一点没有保留。

    出处:茅盾《鼓吹集》:“体验生活的时候,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,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。”

  • 30、

    持之以恒 [ chí zhī yǐ héng ]

    释义:持:坚持;恒:恒心。长久坚持下去。

    出处:宋 楼钥《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》:“凡应天下之事,一切行之以诚,持之以久。”

  • 31、

    独学寡闻 [ dú xué guǎ wén ]

    释义:独学: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。独自学习,无人切磋,则孤陋寡闻。形容孤偏鄙陋,见闻不多。

    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。”

  • 32、

    锣鼓喧天 [ luó gǔ xuān tiān ]

    释义:喧:声音大。锣鼓震天响。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。后多形容喜庆、欢乐的景象。

    出处:元·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第四折:“早来到北邙前面,猛听的锣鼓喧天,那军不到三千,拥出个将一员,雄纠纠威风武艺显。”

  • 33、

    热血沸腾 [ rè xuè fèi téng ]

    释义:比喻激情高涨。

    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九:“她是怎样地受感动,怎样地热血沸腾。”

  • 34、

    受宠若惊 [ shòu chǒng ruò jīng ]

    释义:宠:宠爱。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,又不安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三章:“宠辱若惊……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”宋·苏轼《谢中书舍人启》:“省躬无有,被宠苦惊。”

  • 35、

    孜孜不倦 [ zī zī bù juàn ]

    释义:孜孜:勤勉,不懈怠。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。

    出处:《尚书·君陈》:“惟日孜孜,无敢逸豫。”《后汉书·鲁丕传》:“性沉深好学,孳孳不倦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向朗传》:“乃更潜心典籍,孜孜不倦。”

  • 36、

    谆谆善诱 [ zhūn zhūn shàn yòu ]

    释义:耐心恳切地教诲、诱导。

    出处:宋·刘挚《乞重修太学条制疏》:“昔之设学校,教养之法,师生问对,愤悱开发,相与曲折反复,谆谆善诱。 ”

  • 37、

    热情奔放 [ rè qíng bēn fàng ]

    释义:充满热情的,充满活力、首创精神或应变能力的样子

    出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