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人做事不地道的成语(12个)

  • 1、

    不求甚解 [ bù qiú shèn jiě ]

    释义:只求知道个大概,不求彻底了解。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、不深入。

    出处:晋·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不慕利,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欣然忘食。”

  • 2、

    胡作非为 [ hú zuò fēi wéi ]

    释义:胡:乱;非:不对。不顾法纪或舆论,毫无顾忌地做坏事。

    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二回:“或诬好吃懒做,或诬胡作非为。”

  • 3、

    浑水摸鱼 [ hún shuǐ mō yú ]

    释义:浑水:不清的水。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。

    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 惶惑 十》:“假若事情已定,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,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。”

  • 4、

    混水摸鱼 [ hùn shuǐ mō yú ]

    释义: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。

    出处:马南邨《燕山夜话 一个鸡蛋的家当》:“而他打算把这个拾来的鸡蛋,寄在邻居母鸡生下的许多鸡蛋里一起去孵,其目的更显然是混水摸鱼。”

  • 5、

    居心叵测 [ jū xīn pǒ cè ]

    释义:居心:存心;叵:不可;测:推测。指存心险恶,不可推测。

    出处:都是这一个狗才设计骗将出来,以为自己富贵之地,是以吾阁部为奇货,居心叵测,天理不容。 清·洪楝园《县嶴猿·归神》

  • 6、

    口蜜腹剑 [ kǒu mì fù jiàn ]

    释义: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。

    出处: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玄宗天宝元年》:“世谓李林甫‘口有蜜,腹有剑’。”

  • 7、

    滥竽充数 [ làn yú chōng shù ]

    释义: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,次货冒充好货。

    出处: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齐宣王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。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,宣王说之,廪食以数百人。宣王死,湣王立,好一一听之,处士逃。”

  • 8、

    心口不一 [ xīn kǒu bù yī ]

    释义: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。形容人的虚伪、诡诈。

    出处: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十二回:“我是这们个直性子,希罕就说希罕,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。”

  • 9、

    晕头转向 [ yūn tóu zhuàn xiàng ]

    释义:晕:头发昏;转向:辨不清方向。头脑发晕,辨不清方向。形容糊里糊涂或惊惶失措。

    出处: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:“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,儿子居然变了,而且变得这么快!”

  • 10、

    一字一句 [ yī zì yī jù ]

    释义:形容人说话清楚从容。

    出处:林兰《红棉袄》:“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,一字一句地说:‘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,写不上,算不上,工作团咋派上他这个老实疙瘩。’”

  • 11、

    毫无顾忌 [ háo wú gù jì ]

    释义: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,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,没有顾虑

    出处:明·醒世居士《八段锦》第七段:“以假作真,毫无顾忌,致我割破恩爱,妻子逃亡。”

形容人做事不地道的词语(1个)

  • 三十六计中国古代专讲军事谋略的兵书。约成书于明、清之际。分胜战计、敌战计、攻战计、混战计、并战计、败战计六套计谋,每套又分六计,全书共三十六计。每计由解语和按语两部分组成:解语多引用兵法和《易经》;按语是对解语的阐释,引用战例参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