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从很远的地方到来的成语(21个)

  • 1、

    跋山涉水 [ bá shān shè shuǐ ]

    释义:跋山:翻过山岭;涉水,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。翻山越岭,趟水过河。形容走远路的艰苦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鄘风·载驰》:“大夫跋涉,我心则忧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跋山涉水,蒙犯霜露。”

  • 2、

    百折不挠 [ bǎi zhé bù náo ]

    释义:折:挫折;挠:弯曲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
    出处: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
  • 3、

    翻山越岭 [ fān shān yuè lǐng ]

    释义:翻越不少山头。形容走山路的艰苦。

    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六章:“他的腿脚好,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,翻山越岭,跟年轻人一样。”

  • 4、

    近在咫尺 [ jìn zài zhǐ chǐ ]

    释义:形容距离很近。

    出处:宋·苏轼《杭州谢上表》:“凛然威光,近在咫尺。”

  • 5、

    路远迢迢 [ lù yuǎn tiáo tiáo ]

    释义:形容路途遥远。

    出处:鲁迅《彷徨·孤独者》:“十三大人从寒石山路远迢迢地上城来,问他可有存款,他一声也不响。”

  • 6、

    千里迢迢 [ qiān lǐ tiáo tiáo ]

    释义:迢迢:遥远。形容路途遥远。

   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范巨卿鸡黍死生交》:“辞亲别弟到山阳,千里迢迢客梦长。岂为友朋轻骨肉,只因信义迫中肠。”

  • 7、

    四面楚歌 [ sì miàn chǔ gē ]

    释义:比喻陷入四面受敌、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军壁垓下,兵少食尽,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。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,项王乃大惊,曰:‘汉皆已得楚乎?是何楚人之多也。’”

  • 8、

    天各一方 [ tiān gè yī fāng ]

    释义: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。形容相隔极远,见面困难。

    出处:汉·苏武《古诗四首》:“良友远离别,各在天一方。”

  • 9、

    天南地北 [ tiān nán dì běi ]

    释义:一在天之南,一在地之北。形容地区各不相同。也形容距离极远。

    出处:金·元好问《迈陂塘》词:“天南地北双飞客,老翅几回寒暑。”

  • 10、

    天旋地转 [ tiān xuán dì zhuàn ]

    释义:天地转动。比喻重大的变化。也形容眩晕时的感觉或闹得极凶。

    出处: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天旋地转回龙驭,到此踌躇不能去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天涯地角 [ tiān yá dì jiǎo ]

    释义:形容极远的地方,或相隔极远。

    出处:南朝陈·徐陵《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》:“天涯藐藐,地角悠悠了,阴谋诡计 面无由,但以情企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天涯海角 [ tiān yá hǎi jiǎo ]

    释义:形容极远的地方,或相隔极远。

    出处:南朝陈·徐陵《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》:“天涯藐藐,地角悠悠了,阴谋诡计 面无由,但以情企。”宋·张世南《游宦记闻》卷六:“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,皆曰天涯海角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退避三舍 [ tuì bì sān shě ]

    释义:舍: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。主动退让九十里。比喻退让和回避,避免冲突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晋楚治兵,遇于中原,其辟君三舍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天南海北 [ tiān nán hǎi běi ]

    释义: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。亦形容(谈话)漫无边际。

    出处:杨朔《熔炉》:“他素来最能关心战士,天南海北,不管怎样调皮捣蛋的人,一经他教育改造,都能脱胎换骨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衣锦还乡 [ yì jǐn huán xiāng ]

    释义: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。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。

    出处:《旧唐书·姜暮传》:“衣锦还乡,古人所尚。今以本州相授,用答元功。”

  • 16、

    舟车劳顿 [ zhōu chē láo dùn ]

    释义:舟车:船与车,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。劳顿:劳累疲倦。形容旅途疲劳困顿。

    出处:钱钟书《围城》第二章:“那两位记者都说:‘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,明天早晨到府聆教。’”

  • 17、

    草木皆兵 [ cǎo mù jiē bīng ]

    释义: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,见部阵齐整,将士精锐;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,顾谓融曰:‘此亦劲敌也,何谓少乎?’怃然有惧色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漫无边际 [ màn wú biān jì ]

    释义:形容非常广阔,一眼望不到边。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,离题很远。

    出处: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24章:“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、漫无边际的话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风尘仆仆 [ fēng chén pú pú ]

    释义:风尘:指行旅,含有辛苦之意;仆仆:行路劳累的样子。形容旅途奔波,忙碌劳累。

   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八回:“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,一路上风尘仆仆,到了此时,不免早些歇息。”

  • 20、

    九垓八埏 [ jiǔ gāi bā yán ]

    释义:垓:通“陔”,重,层;九垓:即九重天,天之极高处;埏:边际;八埏:指边际远之地。指天地的终极之处,即天涯海角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上畅九垓,下坼八埏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风声鹤唳 [ fēng shēng hè lì ]

    释义:唳:鹤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,或自相惊忧。

    出处: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谢玄传》:“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王师已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