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一个人精干的成语(27个)

  • 1、

    哀毁骨立 [ āi huǐ gǔ lì ]

    释义:哀:悲哀;毁:损坏身体;骨立:形容极瘦,只剩下骨架。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孝行纯至,父母卒,哀毁三年,不出庐寝。服竟,羸瘠骨立异形,医疗数年乃起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王戎虽不备礼,而哀毁骨立。”

  • 2、

    才华横溢 [ cái huá héng yì ]

    释义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,很有才华。

    出处: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·道光26年4月16日》:“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,长安诸友多称赏之。”

  • 3、

    风行雷厉 [ fēng xíng léi lì ]

    释义: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。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。

    出处:明·许自昌《水浒记·纵骑》:“官差紧者,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,怕鼠窜掉头者,东溪望忙行边。”

  • 4、

    骨瘦如柴 [ gǔ shòu rú chái ]

    释义:形容消瘦到极点。

    出处:宋·陆佃《埤雅·释兽》:“瘦如豺。豺,柴也。豺体瘦,故谓之豺。”

  • 5、

    鸡骨支床 [ jī gǔ zhī chuáng ]

    释义: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。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。也形容十分消瘦。

    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,俱以孝称,王鸡骨支床,和哭泣备礼。”

  • 6、

    济济一堂 [ jǐ jǐ yī táng ]

    释义: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。

    出处:《书·大禹谟》:“济济有众。”

  • 7、

    精明强干 [ jīng míng qiáng gàn ]

    释义:机灵聪明,办事能力强。

   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六回:“承辉这个人,甚是精明强干。”

  • 8、

    精锐之师 [ jīng ruì zhī shī ]

    释义:精锐:指军队装备优良,战斗力强;师:军队。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铫期传》:“明公据山河之固,拥精锐之师,以顺万人思汗之心,则天下谁人不从?”

  • 9、

    鸠形鹄面 [ jiū xíng hú miàn ]

    释义:形容身体消瘦,面容憔悴。

    出处:《资治通鉴·梁纪·简文帝大宝元年》:“死者蔽野,富室无食,皆鸟面鹄形。”

  • 10、

    雷厉风行 [ léi lì fēng xíng ]

    释义:象雷那样猛烈,象风那样快。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。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,行动迅速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陛下即位以来,躬亲听断,旋乾转坤;关机阖开,雷厉风行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人才辈出 [ rén cái bèi chū ]

    释义:辈出:一批一批地出现。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。

    出处:清·毕沅《续资治通鉴·元纪·世祖至元二十年》:“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,则人才辈出矣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手疾眼快 [ shǒu jí yǎn kuài ]

    释义:形容机灵敏捷。

    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原来悟空手疾眼快,正在那混乱之时……哪吒脑后,着左膊上一棒打来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瘦骨嶙嶙 [ shòu gǔ lín lín ]

    释义: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。

    出处: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题叙:“两只瘦骨嶙嶙的长手,亲昵昵地抚摸着站在她身前寸步不离娘的宝娃的头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瘦骨嶙峋 [ shòu gǔ lí xún ]

    释义: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。

    出处: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第十八章:“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、瘦骨嶙峋的童工,提着一簸箕的泥灰,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,吃力的走着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瘦骨梭棱 [ shòu gǔ léng léng ]

    释义: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。

    出处: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九:“他屋里的,瘦骨梭梭的,一天愁到黑,愁米、愁柴又愁盐。”

  • 16、

    香消玉减 [ xiāng xiāo yù jiǎn ]

    释义:比喻美女日渐消瘦。

    出处:元·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二折:“则为他粉悴胭憔,端的是香消也那玉减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形销骨立 [ xíng xiāo gǔ lì ]

    释义:销:消瘦。形容身体非常消瘦。

    出处:《南史·梁本纪》:“帝形容本壮,及至都,销毁骨立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形槁心灰 [ xíng gǎo xīn huī ]

    释义:槁:枯干。形容身体消瘦不堪,心境极为冷漠,毫无生气。

    出处: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旧闻·席氏多贤》:“今生已被虏,人被杀,儿孤妇寡,饥寒交迫,形槁心灰,虽生亦犹死也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革带移孔 [ gé dài yí kǒng ]

    释义:形容身体因老病而日惭消瘦。

    出处:《南史·沈约传》:“言已老病,百日数旬,革带常应移孔。”

  • 20、

    门庭若市 [ mén tíng ruò shì ]

    释义: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,象市场一样。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。现形容来的人很多,非常热闹。

    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群臣进谏,门庭若市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衣宽带松 [ yī kuān dài sōng ]

    释义:形容人消瘦。

    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四折:“一字字更长漏永,一声声衣宽带松。别恨离愁,变成一弄。”

  • 22、

    玉减香销 [ yù jiǎn xiāng xiāo ]

    释义:比喻美人的消瘦、萎靡。

    出处:宋·张先《汉宫春》词:“玉减香销,被婵娟误我,临镜装慵。”

  • 23、

    柴毁灭性 [ chái huǐ miè xìng ]

    释义:柴毁: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。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,危及生命。

    出处:唐·赵儋《右拾遗陈公旌德碑》:“文林卒,公至性纯孝,遂庐墓侧,杖而徐起,柴毁灭性,天下之人,莫不伤叹。”

  • 24、

    碌碌无为 [ lù lù wú wéi ]

    释义:平平庸庸,无所作为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公等録録(碌碌),所谓因人成事者也。”

  • 25、

    柴毁骨立 [ chái huǐ gǔ lì ]

    释义: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,身体受到摧残,消瘦憔悴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《北史·陈孝意传》:“在郡菜食斋居,朝夕哀临,每一发声,未尝不绝倒,柴毁骨立,见者哀之。”

  • 26、

    锐不可当 [ ruì bù kě dāng ]

    释义:锐:锐气;当:抵挡。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,不可抵挡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:“其锋不可当。”

  • 27、

    短小精干 [ duǎn xiǎo jīng gàn ]

    释义: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。也形容文章、言论等简短有力

    出处:郭沫若《由日本回来了》:“这位女士短小精干,而且说话也似乎颇懂得‘幽默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