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chā)
()

杈子

  • [  chā zǐ  ] 
  • ㄔㄚ ㄗˇ
  • SCYY BB

杈子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置于官府宦宅前阻拦人马通行的木架。古称行马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置于官府宦宅前阻拦人马通行的木架。古称行马。

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御街》:“坊巷御街……旧许市人买卖於其间,自 政和 间官司禁止,各安立黑漆杈子,路心又安朱漆杈子两行,中心御道,不得人马行往。”
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朱雀门外街巷》:“过 龙津桥 南去,路心又设朱漆杈子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分岔的树枝。

⒉  用以阻挡行人通行的交叉木架。

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·卷二·御街》:「自政和间官司禁止,各安立黑漆杈子,路心又安朱漆杈子两行。」

⒈  岔出的树枝。。也作「杈儿」。

如:「树杈子」

杈子(cha zi)同音词

  • 1、察子[chá zǐ ]

    1.探子;官府的密探。

  • 2、汊子[chà zǐ ]

    1.岔子。事故;乱子。

  • 3、岔子[chà zi ]

    1.事故,差错。 2.杈子。

  • 4、槎子[chá zǐ ]

    1.筏子。

  • 5、叉子[chā zi ]

    1.西餐用具。小叉。

  • 6、查子[chá zǐ ]

    1.即樝子。

  • 7、查滓[chá zǐ ]

    1.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。 2.理学家亦以指人欲私念。

  • 8、茬子[chá zǐ ]

    1.农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地里的根茎。

  • 9、插子[chā zǐ ]

    1.供插入物体的容器。 2.装在皮带一端用以扣住另一端的金属物。 3.明末对蒙古族部落插汉的蔑称。

杈子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