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huánɡ)
(zhōnɡ)

蝗螽

  • [  huánɡ zhōnɡ  ] 
  • ㄏㄨㄤˊ ㄓㄨㄥ
  • JRGG TUJJ

蝗螽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蝗虫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蝗虫。参见“蝗虫”。

《后汉书·桓帝纪》:“蝗螽孳蔓,残我百穀。”

蝗螽(huang zhong)同音词

  • 1、荒冢[huānɡ zhǒnɡ ]

    1.亦作"荒冢"。 2.荒坟。

  • 2、黄中[huánɡ zhōnɡ ]

    1.心脏;内德。古代以五色配五行五方﹐土居中,故为黄为中央正色。心居五脏之中,故称黄中。 2.中间黄色。 3.指皇帝。

  • 3、黄忠[huánɡ zhōnɡ ]

    1.三国蜀汉大将。初属刘表,后归刘备。从取益州,常先登陷阵,勇毅冠三军。继从取汉中,于定军山斩曹操大将夏侯渊。位与关羽﹑张飞并列。后世作为老当益壮的典型。

  • 4、黄忠[huánɡ zhōnɡ ]

    三国蜀汉大将。字汉升,南阳(今属河南)人。初属刘表,守长沙。后归刘备,取益州,常冲锋陷阵,被任为讨虏将军。继从刘备取汉中,于定军山(今陕西勉县西南)斩曹操大将夏侯渊,升为征西将军。旧小说、戏曲中把他描绘成勇敢善战的老将,以“老黄忠”比喻老当益壮。

  • 5、黄钟[huánɡ zhōnɡ ]

    1.亦作"黄钟"。 2.古之打击乐器,多为庙堂所用。 3.乐律十二律中的第一律。 4.比喻君王。 5.以黄钟调为基音之乐曲。 6.敬称他人之诗文。 7.古代为了预测节气,将苇膜烧成灰,放在律管内,到某一节气,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。黄钟律和冬至相应,时在十一月。 8.指与冬至日相应的律管。 9.唐教坊曲名。

  • 6、黄种[huánɡ zhǒnɡ ]

    蒙古人种。

蝗螽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