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zhū)
()

诛殛

  • [  zhū jí  ] 
  • ㄓㄨ ㄐ一ˊ
  • YTFY GQB

诛殛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诛杀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诛杀。

汉 潘勗 《册魏公九锡文》:“君纠虔天刑,章厥有罪,犯关干纪,莫不诛殛,是用锡君鈇鉞各一。”
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臣比者犹思隐忍,不愿发明。一则以罪恶如山,怨谤如雷,伏料圣明,必自诛殛。”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清方档案·清吏条陈》:“即有自缚来归者,亦当择其首要,分别诛殛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诛杀。

《三国志·卷五八·吴书·陆逊传》:「从容列位,而并旋受诛殛,或圮族替祀,或投弃荒裔。」
《大宋宣和遗事·元集》:「将三苗窜逐于三危田地,将鲧诛殛于羽山田地。」

诛殛(zhu ji)同音词

  • 1、珠玑[zhū jī ]

    ①珠玉:金玉珠玑比乎身|簪珥珠玑。 ②比喻美好的诗文绘画等:珠玑续向笔头生。 ③形容声音圆润清脆:十三弦上迸珠玑。

  • 2、珠妓[zhū jì ]

    1.泛指美女。 2.特指石崇歌妓绿珠。

  • 3、珠髻[zhū jì ]

    1.饰以珠络的发髻。

  • 4、杼机[zhù jī ]

    1.织机。 2.比喻思考的契机。犹胸臆。

  • 5、注集[zhù jí ]

    1.流泻汇集。

  • 6、注籍[zhù jí ]

    1.记录之簿册。 2.指登记入册。 3.古代朝臣受弹劾,情节较重者,在家听候处理。同时在家门上贴"注籍"两字,以避免与人往来。

  • 7、注记[zhù jì ]

    1.记载;记录。

  • 8、诸姬[zhū jī ]

    1.指同是姬姓的女子。 2.众姬姓之国。 3.众女伎。

  • 9、诸稽[zhū jī ]

    1.天神名。 2.复姓。春秋时有诸稽郢。见《国语.吴语》。

  • 10、住迹[zhù jì ]

    1.犹言栖身。

诛殛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