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zhū)
()

朱獳

  • [  zhū rú  ] 
  • ㄓㄨ ㄋㄡˋ
  • TFI QTFJ

朱獳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传说中的异兽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传说中的异兽。

《山海经·东山经》:“又南三百里,曰 耿山,无草木,多水碧,多大蛇,有兽焉,其状如狐而鱼翼,其名朱獳,其鸣自訆,见则其国有恐。”
晋 郭璞 《山海经图赞·朱獳》:“朱獳无奇,见则邑骇。”

朱獳(zhu ru)同音词

  • 1、珠襦[zhū rú ]

    1.贯珠为饰的短衣,古代帝﹑后所服。 2.古代帝﹑后及贵族的殓服。

  • 2、诸如[zhū rú ]

    1.举例用语。放在所举的例子前面﹐表示不止一个例子。

  • 3、鮢鱬[zhū rú ]

    1.鱼名。又名负朱鱼。清李元《蠕范.物体》:"﹝鰕﹞其种类……曰负朱﹐鮢鱬也﹐无足而鳞有朱点。"一说即赤鱬。

  • 4、藸蒘[zhū rú ]

    1.草名。

  • 5、朱儒[zhū rú ]

    1.身材特别矮小的人。 2.古代权贵好以朱儒为倡优取乐,故亦指朱儒中之充任优伶﹑乐师者。 3.借指未成年的人。 4.蹲跪在梁上短柱上的小木人。

  • 6、朱襦[zhū rú ]

    1.红色短袄。为古代大射之服。

  • 7、侏儒[zhū rú ]

    1.亦作"侏?"。 2.身材异常短小者;矮子。 3.形容个子矮小。 4.借指未成年人。 5.形容人因未成年而个子矮。 6.古代权贵好以侏儒为倡优取乐,故亦指侏儒中之充任优伶﹑乐师者。 7.借指以迎合统治者而取宠的人。 8.《汉书.东方朔传》载,东方朔不满意自己的地位和待遇,对汉武帝说:"朱儒长三尺余,奉一囊粟,钱二百四十。臣朔长九尺余,亦奉一囊粟,钱二百四十。朱儒饱欲死,臣朔饥欲死。臣言可用,幸异其礼;不可用,罢之,无令但索长安米。"后以此典表示不满于不公正的待遇。 9.指梁上短柱。 1

  • 8、竹茹[zhú rú ]

    1.一种中药。淡竹或苦竹茎﹐经除去绿色表层后﹐用刀刮出的带状物。能清热除烦﹑和胃止呕等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木四.竹》。

  • 9、竹乳[zhú rǔ ]

    1.钟乳石的一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石三.石钟乳》。

  • 10、竹蓐[zhú rù ]

    1.即竹肉。

朱獳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