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bàn)
(ɡǔ)

半古

  • [  bàn ɡǔ  ] 
  • ㄅㄢˋ ㄍㄨˇ
  • UG DGH

半古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故事半古之人,功必倍之,惟此时为然。”赵岐注:“当今所施恩惠之事半于古人,而功倍之矣。”后以“半古”谓才能或功业仅及古人的一半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后以“半古”谓才能或功业仅及古人的一半。
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故事半古之人,功必倍之,惟此时为然。”
赵岐 注:“当今所施恩惠之事半於古人,而功倍之矣。”
晋 陆机 《豪士赋序》:“庸夫可以济圣贤之功,斗筲可以定烈士之业,故曰才不半古,而功已倍之,盖得之於时势也。”
《晋书·王导传论》:“比夫 萧 曹 弼 汉,六合为家; 奭 望 匡 周,万方同轨,功未半古,不足为儔。”

半古(ban gu)同音词

  • 1、班姑[bān ɡū ]

    1.指汉班昭。

  • 2、班固[bān ɡù ]

    东汉史学家、文学家。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。父班彪也是史学家。他继承父业,续修《汉书》。又善于作赋,所写《两都赋》为汉赋名篇。公元89年,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。后窦宪专权被杀,他受牵连,死在狱中。《汉书》中的“八表”和《天文志》由妹班昭续成。

  • 3、斑榖[bān ɡǔ ]

    1.楮树的一种。

  • 4、板鼓[bǎn ɡǔ ]

    打击乐器,一面蒙牛皮,鼓框内膛呈喇叭形,上口径约一寸,发音脆亮,是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。

  • 5、伴姑[bàn ɡū ]

    1.宋元时,对农村年轻女子的泛称。 2.旧时婚礼中迎接并陪伴新娘的少女。

半古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