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kuì)
()

愧服

  • [  kuì fú  ] 
  • ㄎㄨㄟˋ ㄈㄨˊ
  • NRQ EB

愧服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惭愧而心服。

⒉  谓对人佩服,自愧不如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惭愧而心服。

《新唐书·郑元璹传》:“元璹 随语折让,无所屈,徐乃数其背约, 突厥 愧服。”
《宋史·程之邵传》:“使者愧服,辟 之邵 为属,听其所为。”
明 宋濂 《方愚庵墓版文》:“佐贰始虽倨慢,先生委诚待之,卒自愧服。”

⒉  谓对人佩服,自愧不如。

《新唐书·尉迟敬德传》:“帝尝问:‘夺矟与避矟孰难?’对曰:‘夺矟难。’试使与 齐王 戏,少选,王三失矟,遂大愧服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崇拜他人的技能而自惭不如。

《新唐书·卷八九·尉迟敬德传》:「试使与齐王戏,少选,王三失槊,遂大愧服。」

愧服(kui fu)同音词

  • 1、亏负[kuī fù ]

    ①辜负:他~了大家的期望。 ②使吃亏:大家没有~你的地方。

  • 2、溃腐[kuì fǔ ]

    1.腐烂。

  • 3、溃腹[kuì fù ]

    1.剖腹。

  • 4、愧艴[kuì fú ]

    1.羞惭恼怒。

  • 5、愧负[kuì fù ]

    1.自愧逊色。

  • 6、蒉桴[kuì fú ]

    1.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。

  • 7、夔府[kuí fǔ ]

    1.唐置夔州,州治在奉节,为府署所在,故称。

  • 8、揆抚[kuí fǔ ]

    1.审度省察。

  • 9、魁父[kuí fù ]

    1.小丘。

  • 10、媿服[kuì fú ]

    1.对人佩服,自惭不如。

愧服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