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jǐnɡ)
(bào)

警报

  • [  jǐnɡ bào  ] 
  • ㄐ一ㄥˇ ㄅㄠˋ
  • AQK RB
  • 名词

警报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报警的通知或信号。

整个村子都听到了警报。

alarm;

⒉  先兆,预兆。

那梦里书生曾折柳一枝赠我,此莫非他日所失之夫姓柳乎?故有此警报耳。——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写真》

omen;

引证解释

⒈  危急情况的报告或信号。

宋 蔡絛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四:“时警报益亟,有郎官 侯懋、李几 凡三人者……私相谓曰:‘使敌一不可避,得相与匿於是,宜死生以之。’”
明 归有光 《上总制书》:“其闻风效尤者,日增月益。警报汹汹,滋不可闻。”
郭光 《英雄列车》:“你们没有听见枪声么?那就是水库上放的警报啊!水库决口了!”

⒉  提醒人的消息。

明 汤显祖 《还魂记·写真》:“那梦里书生,曾折柳一枝赠我。此莫非他日所适之夫姓 柳 乎?故有此警报耳!”
鲁迅 《华盖集续编·记“发薪”》:“下午在中央公园里和G君做点小工作,突然得到一位好意的老同事的警报,说部里今天发给薪水了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对可能或即将来临的危急事件所作的警戒报讯。

如:「台风警报」、「空袭警报」。

警报(jing bao)同音词

  • 1、旌褒[jīnɡ bāo ]

    1.表彰。

  • 2、精薄[jīnɡ báo ]

    1. 极薄。如:天气非常寒冷,但他却穿着精薄的衣服。

  • 3、京报[jīnɡ bào ]

    ①古代对邸报的一种称谓。 ②1918年10月由邵飘萍在北京创办。因支持群众爱国运动,两次被查封,邵也被军阀政府以“宣传赤化”罪杀害。1928年6月在邵妻汤修慧主持下恢复出版,1937年7月终刊。该报副刊《莽原》(鲁迅主编)等很有影响。

  • 4、儆报[jǐnɡ bào ]

    1.警报,告急的通知或信号。

  • 5、荆宝[jīnɡ bǎo ]

    1.即和氏璧。亦用以喻美好资质。

警报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