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ɡuǒ)
(shù)

裹束

  • [  ɡuǒ shù  ] 
  • ㄍㄨㄛˇ ㄕㄨˋ
  • YJSE SKD

裹束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裹头束发。

⒉  包扎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裹头束发。

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神仙鬼怪》:“又有以巾子令占者, 简 曰:‘近来好裹束,各自竞尖新。称无二三两,因何号一斤?’”

⒉  包扎。

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刑名·印官亲体》:“用白棉纸裹束,上写某案某人兇仗。”

裹束(guo shu)同音词

  • 1、国书[ɡuó shū ]

    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(或公使)时,由国家元首写给驻在一国元首的文书。大使(或公使)只有在向所驻国呈递国书以后,才能得到国际法所赋予的地位。

  • 2、国姝[ɡuó shū ]

    1.犹国色。指姿容极美的女子。

  • 3、国术[ɡuó shù ]

    指我国传统的武术。

  • 4、郭术[ɡuō shù ]

    1.指城墙和道路。

  • 5、果蔬[ɡuǒ shū ]

    1.亦作"果疏"。 2.瓜果蔬菜的统称。

  • 6、果树[ɡuǒ shù ]

    果实主要供食用的树木,如桃树,苹果树等。

  • 7、果疏[ɡuǒ shū ]

    1.见"果蔬"。

  • 8、过书[ɡuò shū ]

    1.传递书信。

  • 9、过熟[ɡuò shú ]

    1. 已经超过充分发育或分化阶段。

  • 10、过数[ɡuò shù ]

    (~儿)清点数目:这是货款,你过一下数。

裹束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