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tián)
(shí)

田时

  • [  tián shí  ] 
  • ㄊ一ㄢˊ ㄕˊ
  • LL JF

田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农忙之时。

⒉  适于田猎之时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农忙之时。

《文选·司马相如<喻巴蜀檄>》:“方今田时,重烦百姓。”
吕向 注:“言农时烦扰百姓已亲见。”

⒉  适于田猎之时。

《周礼·夏官·司弓矢》“田弋” 唐 贾公彦 疏:“田谓四时田时。”

田时(tian shi)同音词

  • 1、田师[tián shī ]

    1.古时掌管农事的官员。

  • 2、田矢[tián shǐ ]

    1.射猎用的箭。

  • 3、田豕[tián shǐ ]

    1.野猪。

  • 4、田市[tián shì ]

    1.农业和商业。

  • 5、田事[tián shì ]

    1.犹农事。 2.狩猎之事。

  • 6、殄世[tiǎn shì ]

    1.绝嗣。

  • 7、舔食[tiǎn shí ]

    1. 用舌头或好像用舌头舔吃。

  • 8、填实[tián shí ]

    1.犹充实。

  • 9、填食[tián shí ]

    1. 用强制手段喂食(如动物)。

  • 10、天师[tiān shī ]

    ①古代称有道术者。据《庄子·徐无鬼》载,黄帝称襄城童子为“天师”。 ②东汉时称“传道者”。《太平经》卷三十五:“今天师为王者开辟太平之阶路,太平之真经出。” ③指天师道(即五斗米道)创始人张道陵和他的子孙。公元307-312年间,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移居龙虎山(今江西贵溪境内),尊张道陵为“正一天师”,后世对他和他的子孙因有“张天师”的称号。

田时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