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shànɡ)
(shù)

上术

  • [  shànɡ shù  ] 
  • ㄕㄤˋ ㄕㄨˋ
  • H SY

上术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良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良谋。

《后汉书·梁统传论》:“匡朝卹患,未闻上术,憔悴之音,载謡人口。”
南朝 陈后主 《追封吴明彻诏》:“李陵 矢竭,不免请降; 于禁 水涨,犹且生获。固知用兵上术,世罕其人。”

上术(shang shu)同音词

  • 1、伤暑[shānɡ shǔ ]

    1.为暑气所伤,中暑。

  • 2、商庶[shānɡ shù ]

    1.犹言百姓。

  • 3、商数[shānɡ shù ]

    1. 除法运算中,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计算结果。

  • 4、上书[shànɡ shū ]

    1.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。 2.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。 3.旧时塾师向学生讲授新课。

  • 5、上疏[shànɡ shū ]

    1.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。 2.指奏章。

  • 6、上孰[shànɡ shú ]

    1.上熟。上等收成。孰,"熟"的古字。

  • 7、上熟[shànɡ shú ]

    1.上等收成。熟,谷熟。

  • 8、上述[shànɡ shù ]

    1.前面所叙述的。多用于文章段落或条文等结尾。

  • 9、尚书[shànɡ shū ]

    ①亦称《书》。儒家经典之一。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。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。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,事实上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。 ②官名。始于战国,掌管文书。汉武帝时地位逐渐重要。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。唐代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、中书、门下三省,尚书省执行政令。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,行政全归尚书省。明代以后以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,六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大臣。

上术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