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
(huǒ)

芋火

  • [  yù huǒ  ] 
  • ㄩˋ ㄏㄨㄛˇ
  • AGF OOO

芋火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煨芋之火。相传唐代衡岳寺僧明瓒性懒食残,号懒残。李泌尝读书寺中,异其所为,深夜往谒,懒残拨火取芋以啖之,曰:“慎勿多言,领取十年宰相。”后泌显达,封为邺侯。事见《宋高僧传》卷十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煨芋之火。相传 唐 代 衡岳寺 僧 明瓒 性懒食残,号 懒残。

李泌 尝读书寺中,异其所为,深夜往谒, 懒残 拨火取芋以啗之,曰:“慎勿多言,领取十年宰相。”
后 泌 显达,封为 邺侯。事见《宋高僧传》卷十九。 宋 苏轼 《次韵毛滂法曹感雨》:“他年记此味,芋火对 嬾残。”
宋 张元干 《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》诗:“他年芋火谈空夜,雪屋松窻约过冬。”
元 周权 《卜隐次韵》:“蒲团延客话,芋火就僧分。”

芋火(yu huo)同音词

  • 1、迂惑[yū huò ]

    1.迂腐而迷惑。

  • 2、余豁[yú huō ]

    1.指零头。

  • 3、余活[yú huó ]

    1.犹馀生。

  • 4、余火[yú huǒ ]

    1.《诗.豳风.七月》:"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"毛传:"火,大火也。流,下也。"按,大火﹐即心宿。夏历五月黄昏,大火见于正南方,方向正位置最高;夏历七月之后,星位逐渐西降,知暑尽秋至。后因称西降的大火星为"余火"。

  • 5、余货[yú huò ]

    1.多馀的财物。

  • 6、畬火[yú huǒ ]

    1.火耕时所放的火。

  • 7、榆火[yú huǒ ]

    1.《周礼.夏官.司爟》"四时变国火"汉郑玄注:"郑司农说以鄹子曰:'春取榆柳之火。'"本谓春天钻榆﹑柳之木以取火种,后因以"榆火"为典,表示春景。

  • 8、遇祸[yù huò ]

    1.遭遇祸患。

  • 9、狱货[yù huò ]

    1.指狱吏受贿所得之物。

  • 10、愚惑[yú huò ]

    1.愚昧而迷乱。 2.蒙蔽,使人迷惑。

芋火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