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
()

鷩衣

  • [  bì yī  ] 
  • ㄅ一ˋ 一
  • ITQO YE

鷩衣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代帝王享先公及飨射所用之服。亦为侯伯命服。以鷩等七章为画饰,故称。其制始于周,后世因之。北周皇后受献茧时亦服此衣,唐代为二品官服,宋以后废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帝王享先公及飨射所用之服。亦为侯伯命服。以鷩等七章为画饰,故称。其制始于 周,后世因之。 北周 皇后受献茧时亦服此衣, 唐 代为二品官服, 宋 以后废。参见“鷩冕”。

《隋书·礼仪志六》:“﹝ 后周 ﹞皇后衣十二等……祭羣小祀,受献茧,则服鷩衣。”
清 凤韶 《凤氏经说·终南》:“侯伯七章者,曰鷩衣。衣画华虫、火,宗彝,裳绣藻、粉米、黼、黻。鷩,雉也,即华虫。七章之衣始华虫,故曰鷩衣。”

鷩衣(bi yi)同音词

  • 1、逼抑[bī yì ]

    1.逼迫压抑。

  • 2、毕弋[bì yì ]

    1.毕为捕兽所用之网,弋为射鸟所用的系绳之箭。泛指打猎活动。

  • 3、庇依[bì yī ]

    1.庇护依靠。

  • 4、庇翼[bì yì ]

    1.庇护。

  • 5、鼻夷[bí yí ]

    1.旧指以鼻饮的少数民族。

  • 6、鼻翼[bí yì ]

    鼻尖两旁的部分。统称鼻翅儿。

  • 7、鄙夷[bǐ yí ]

    鄙视:他一心为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痛苦着,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同他作对,都在冷落他,鄙夷他。

  • 8、鄙异[bǐ yì ]

    1.谓品性粗野怪异。

  • 9、鄙邑[bǐ yì ]

    1.边城。

  • 10、鄙易[bǐ yì ]

    1.鄙薄轻视。

鷩衣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