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tán)
()

檀子

  • [  tán zǐ  ] 
  • ㄊㄢˊ ㄗˇ
  • SYL BB

檀子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浅红色颜料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浅红色颜料。

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写像诀》:“凡面色,先用三朱、腻粉、方粉、藤黄、檀子、土黄、京墨合和衬底。”
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写像诀》:“柘木交椅,用粉、檀子、土黄、烟墨合。”

檀子(tan zi)同音词

  • 1、探子[tàn zi ]

    1.军中从事侦察工作的人。 2.指旧时的探警。 3.用来探取东西的长条或管状用具。

  • 2、撢子[tàn zǐ ]

    1.拂尘工具。通常用鸡毛做成﹐俗称鸡毛帚。

  • 3、坛子[tán zi ]

    1.亦作"坛子"。 2.一种小口大腹的陶制容器。

  • 4、贪恣[tān zì ]

    1.贪婪恣肆。

  • 5、摊子[tān zi ]

    1.设在路边﹑广场等处的简易售货处。 2.指摆摊时用以放置小商品的器具。 3.比喻组织机构或工作局面。

  • 6、滩子[tān zǐ ]

    1.旧称以拉纤过险滩或将船上载的货卸下,待空船过滩后再装船为业的人。

  • 7、瘫子[tān zǐ ]

    1.瘫痪的人。

  • 8、谈资[tán zī ]

    1.谈话的资料。

  • 9、谈訾[tán zī ]

    1.议论指摘。

  • 10、毯子[tǎn zi ]

    1.毛毯。今亦泛称以棉﹑毛或化学纤维织成者。

檀子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