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
()

谱録

  • [  pǔ lù  ] 
  • ㄆㄨˇ ㄌㄨˋ
  • YUO QVIY

谱録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谱牒。

⒉  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中的一个类目。创始于宋尤袤的《遂初堂书目》。专收图谱之书,颇为庞杂,为后来的目录学家所沿用。《四库全书》列于子部杂家之前,下分器物、食谱、草木鸟兽虫鱼三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谱牒。参见“谱牒”。

《隋书·经籍志二》:“及 周太祖 入 关,诸姓子孙有功者,并令为其宗长,仍撰谱録,纪其所承。”
《宣和画谱·陆探微》:“洪肃 亦绍箕裘,见闻习尚,往往有不待学而能者,名载谱録,而所画不传,岂非为父兄之所掩乎!”

⒉  中国 古代图书分类中的一个类目。创始于 宋 尤袤 的《遂初堂书目》。专收图谱之书,颇为庞杂,为后来的目录学家所沿用。 《四库全书》列于子部杂家之前,下分器物、食谱、草木鸟兽虫鱼三门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子部图谱的书。

⒉  以谱表式记载世系。

谱録(pu lu)同音词

  • 1、荹攎[pú lú ]

    1.收取乱草。

  • 2、扑噜[pū lū ]

    1. 象声词,形容物体抖动或跳动的声音。如:岸边的蛤蟆扑噜跳到水里去。

  • 3、扑鹿[pū lù ]

    1.亦作"扑漉"。 2.象声词。形容拍翅声。

  • 4、扑碌[pū lù ]

    1.象声词。形容物体落地声。

  • 5、扑漉[pū lù ]

    1.见"扑鹿"。

  • 6、铺路[pū lù ]

    1.铺设路面。引申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创造条件。

  • 7、蒱卢[pú lú ]

    1.即蒲且。

  • 8、蒲卢[pú lú ]

    1.即果蠃。一种细腰的蜂。《礼记.中庸》:"夫政也者,蒲卢也。"郑玄注:"蒲卢,蜾嬴,谓土蜂也。《诗》曰:'螟蛉有子,蜾嬴负之。'螟蛉,桑虫也,蒲卢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,以成为己子,政之于百姓,若蒲卢之于桑虫然。"一说为芦苇。见朱熹集注。后因以"蒲卢"比喻对百姓的教化。 2.一种细腰的葫芦。 3.复姓。春秋时齐国有蒲卢胥。

  • 9、蒲芦[pú lú ]

    1.蒲草和芦苇。 2.蒲且。 3.蚌蛤之属。

  • 10、仆虏[pú lǔ ]

    1.奴仆。古以俘虏为家奴,故亦谓奴仆为仆虏。

谱録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