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ɡuǒ)
(jiā)

裹挟

  • [  ɡuǒ jiā  ] 
  • ㄍㄨㄛˇ ㄒ一ㄝˊ
  • YJSE RGU
  • 动词

裹挟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形势、潮流等把人卷进去,迫使其采取某种明确的态度。

即右派分子受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挟,也只得附合着革命。——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

coerce; be swept forward;

⒉  同“裹胁”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形势、潮流等将人卷进去,迫使其采取某种态度。

《花城》1981年第6期:“她终于被这股战无不胜的超我力量所征服,冷静下来,顺从着我们的裹挟,奔向被我们的意念诗画化了的农村。”
《读书》1988年第6期:“笔者尽管近年来也裹挟于‘知识分子研究热’中,但毕竟属晚生一辈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受情势所胁迫,不得不采取某种态度或行为。

如:「他受了裹挟,做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。」

裹挟(guo jia)同音词

  • 1、过家[ɡuò jiā ]

    1.还乡。 2.安家,过日子。

  • 2、裹夹[ɡuǒ jiá ]

    1.包围挟持。

  • 3、郭嘉[ɡuō jiā ]

    三国时曹操谋士。字奉孝,颍川阳翟(今河南禹州)人。初投袁绍,后归曹操,任司空军师祭酒。多谋善断。官渡之战前,分析袁绍有十败,曹操有十胜,断定曹操必胜。后曹操采纳他缓攻退军之计,使袁绍诸子内讧加剧,一举轻取冀州(治今河北柏乡县北)。又建议曹操远征辽东,击破乌桓。对统一北方有所贡献。

  • 4、国家[ɡuó jiā ]

    ①阶级统治的工具,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组织,主要由军队、警察、法庭、监狱等组成。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,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,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。 ②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。

  • 5、国稼[ɡuó jià ]

    1.国中的禾稼。《周礼.秋官.雍氏》:"掌沟渎浍池之禁,凡害于国稼者。"郑玄注:"害于国稼,谓水潦及禽兽也。"一说谓种谷的国农。见孙诒让正义。

裹挟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