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tínɡ)
(zhènɡ)

廷诤

  • [  tínɡ zhènɡ  ] 
  • ㄊ一ㄥˊ ㄓㄥˋ
  • TFPD YQVH

廷诤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廷争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廷争。

唐 杜甫 《寄狄明府博济》诗:“国嗣初将付诸 武,公独廷諍守丹陛。”
宋 孔平仲 《续世说·宠礼》:“武后 信重 狄仁杰,羣臣莫及,常谓之国老而不名。 仁杰 好面折廷諍,太后每屈意从之。”
清 薛福成 《庸盦笔记·蒲城王文恪公尸谏》:“明日復廷諍,甚苦,上怒,拂衣而起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朝臣对国君的公开谏诤。

唐·杜甫〈壮游〉诗:「斯时伏青蒲,廷诤守御床。」

廷诤(ting zheng)同音词

  • 1、挺争[tǐnɡ zhēnɡ ]

    1.挺身争斗。

  • 2、挺正[tǐnɡ zhènɡ ]

    1.正直。

  • 3、听证[tīnɡ zhènɡ ]

    一项安排或处置须经相关者对其必要性、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质证才能设定和实施的制度。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,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、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、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时,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。

  • 4、听政[tīnɡ zhènɡ ]

    1.坐朝处理政务;执政。

  • 5、廷争[tínɡ zhēnɡ ]

    1.在朝廷上向皇帝极力谏诤。

  • 6、庭争[tínɡ zhēnɡ ]

    1.廷争。在朝廷上向皇帝谏争。庭,通"廷"。

廷诤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