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
(lónɡ)

木龙

  • [  mù lónɡ  ] 
  • ㄇㄨˋ ㄌㄨㄥˊ
  • SSSS DX

木龙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木刻的龙。古代祈雨时用之。

⒉  木名。

⒊  护堤的木栏。

⒋  传说栖息在航海大船里的蛇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木刻的龙。古代祈雨时用之。

唐 白居易 《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》:“布泽木龙催,迎春土牛助。雨师习习洒,云将飘飘翥。”

⒉  木名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续集·支植上》:“木龙树。

徐 之 高冢城 南有 木龙寺,寺有三层砖塔,高丈餘。塔侧生一大树,縈绕至塔顶,枝干交横,上平,容十餘人坐。枝杪向四下垂,如百子帐。”

⒊  护堤的木栏。

《宋史·河渠志一》:“﹝ 天禧 ﹞五年正月,知 滑州 陈尧佐 以西北水坏,城无外御,筑大隄……復就凿横木,下垂木数条,置水旁以护岸,谓之‘木龙’。”
《元史·河渠志三》:“若木龙、蚕椽木、麦秸、扶桩、铁叉、铁吊、枝麻、搭火钩、汲水、贮水等具皆有成数。”
《清史稿·高宗纪三》:“丁卯,上奉皇太后渡 河 至 天妃闸,閲木龙。”

⒋  传说栖息在航海大船里的蛇。

清 郁永河 《海上纪略》:“凡海舶中必有一蛇,名曰木龙,自船成日即有之,平时曾不可见,亦不知所处,若见木龙去,则舟必败。”

木龙(mu long)同音词

  • 1、木砻[mù lónɡ ]

    1.磨谷去壳之器具,以坚木凿齿为之,形状略似磨。

  • 2、木笼[mù lónɡ ]

    1. 装满重料(如石块或碎砖)的圆木框架或横条木框架,供修建船坞、 码头、 堤坝或类似结构时沉入水底作基础或挡墙之用。

  • 3、亩陇[mǔ lǒnɡ ]

    1.田野,农田。

  • 4、畮陇[mǔ lǒnɡ ]

    1.同"亩陇"。

木龙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