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
()

吁咈

  • [  xū fú  ] 
  • ㄒㄨ ㄈㄨˊ
  • KGFH KXJH

吁咈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语本《书·尧典》:“帝曰:'咨!四岳,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下民其咨,有能俾乂?'佥曰:'于!鲧哉。'帝曰:'吁!咈哉,方命圮族。'岳曰:'异哉,试可乃已。'帝曰:'往!钦哉。'九载,绩用弗成。”孔传:“凡言吁者,皆非帝意。”蔡沈集传:“咈者,甚不然之之辞。”后以“吁咈”表示不以为然之意。

⒉  谓君臣和洽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后以“吁咈”表示不以为然之意。

语本《书·尧典》:“帝曰:‘咨!四岳,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下民其咨,有能俾乂?’僉曰:‘於! 鯀 哉。’帝曰:‘吁!咈哉,方命圮族。’岳曰:‘异哉,试可乃已。’帝曰:‘往!钦哉。’九载,绩用弗成。”
孔 传:“凡言吁者,皆非帝意。”
蔡沉 集传:“咈者,甚不然之之辞。”
唐 李商隐 《井泥四十韵》:“禹 竟代 舜 立,其父吁咈哉。”

⒉  谓君臣和洽。参见“吁咈都俞”。

清 黄宗羲 《子刘子行状》上:“得一 陈子壮 之忠,而又以过戇坐辜,使朝宁无吁咈之风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不以为然。

《书经·尧典》:「佥曰:『于鲧哉?』帝曰:『吁咈哉!方命圯族。』」
唐·李商隐〈井泥四十韵〉:「禹竟代舜立,其父吁咈哉。」

⒉  君臣和洽会聚。

明·王世贞《鸣凤记·第一四出》:「皋、夔、稷、契,遭逢尧舜,故得吁咈一堂。设使当龙逢比干之遇,敢不竭忠尽谏?」

吁咈(xu fu)同音词

  • 1、叙复[xù fù ]

    1.获罪降职之官按后来的劳绩恢复职位。

  • 2、昫伏[xù fú ]

    1.温暖孵化。比喻对后辈或下属的抚育﹑扶持或照顾。

  • 3、胥附[xū fù ]

    1.使疏远者相亲附。亦指亲附﹑亲附的人或泛指附庸。

  • 4、虚浮[xū fú ]

    1.浮而不实。

  • 5、徐福[xú fú ]

    1.即徐市。

  • 6、许父[xǔ fù ]

    1.许由﹑巢父的并称。

  • 7、许负[xǔ fù ]

    1.汉代善于相面的许姓老妪﹐曾相周亚夫﹐说﹕"君后三岁而侯。侯八岁为将相﹐持国秉﹐贵重矣﹐于人臣无两。其后九岁﹐而君饿死。"竟如其言。见《史记.绛侯周勃世家》。后用以泛指相术家。

吁咈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