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
()

墨义

  • [  mò yì  ] 
  • ㄇㄛˋ 一ˋ
  • LFOF YR

墨义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唐以后,科举考试时令士子笔答经义,谓之“墨义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唐 以后,科举考试时令士子笔答经义,谓之“墨义”。

《旧唐书·宪宗纪上》:“壬申,礼部举人,罢试口义,试墨义十条,五经通五,明经通六,即放进士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》:“进士免贴经,只试墨义二十道,皆以经中正文大义为问题。”
清 黄宗羲 《明夷待访录·取士上》:“唐 进士试诗赋,明经试墨义。所谓墨义者,每经问义十道,五道全写疏,五道全写註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唐朝明经科考试,规定考生以笔墨作答,阐述义理,称为「墨义」。

《宋史·卷一五五·选举志》:「自唐以来,所谓明经,不过帖书、墨义,观其记诵而已。」

墨义(mo yi)同音词

  • 1、抹衣[mǒ yī ]

    1.围裙式样的工作服。

  • 2、摹儗[mó yì ]

    1.见"摹拟"。

  • 3、默移[mò yí ]

    1.暗中移易。

  • 4、默意[mò yì ]

    1.谓表达内在的意念。

  • 5、磨蚁[mó yǐ ]

    1.磨盘上的蚂蚁。比喻极其微小。

  • 6、魔意[mó yì ]

    1.着魔中邪的样子。

  • 7、末艺[mò yì ]

    1.小技艺。

  • 8、末议[mò yì ]

    1.谦称自己的议论。

  • 9、末裔[mò yì ]

    1.后代子孙。

  • 10、墨衣[mò yī ]

    1.黑衣。指丧服。 2.指僧服。

墨义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