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biān)
()

边腹

  • [  biān fù  ] 
  • ㄅ一ㄢ ㄈㄨˋ
  • EP ETJ

边腹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边境与腹地。

⒉  指边引和腹引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边境与腹地。

宋 李曾伯 《木兰花慢·送朱子木叔归池阳》词:“南中眼前事势,正相持、边腹一枰棋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督抚·巡抚之始》:“以后,渐遣尚书、侍郎、都御史、寺卿、少卿等官,巡抚各处边腹,事毕报命,即停不遣。”
《明史·徐阶传》:“故事,吏部率鐍门,所接见庶官不数语。 阶 折节下之,见必深坐,咨边腹要害,吏治民瘼。”

⒉  指边引和腹引。

《明史·食货志四》:“四川 茶引之分边腹也,边茶少而易行,腹茶多而常滞。”
《清会典事例·户部·杂赋》:“又覆准, 四川 茶增行边腹引一万一百五道。”

边腹(bian fu)同音词

  • 1、变复[biàn fù ]

    1.古时主张"天人感应"的儒生提倡以祭祀祈祷来消除灾祸,恢复正常,谓之"变复"。

  • 2、变服[biàn fú ]

    1.改变服饰;化装。

  • 3、辩富[biàn fù ]

    1.雄辩。

  • 4、辩覆[biàn fù ]

    1.辩解遮掩。

  • 5、辨复[biàn fù ]

    1.科举时代士人因犯法革去功名﹐后由于申辩而得以恢复﹐谓之"辨复"。辨﹐通"辩"。

  • 6、鞭缚[biān fù ]

    1.鞭笞捆绑。

  • 7、蝙蝠[biān fú ]

    1.哺乳动物。头部和躯干似鼠﹐四肢和尾部之间有膜相连﹐常在夜间飞翔﹐捕食蚊﹑蛾等昆虫。视力很弱﹐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。 2.《伊索寓言》中有《蝙蝠和黄鼠狼》的故事:有一蝙蝠先后被仇鸟和仇鼠的黄鼠狼逮住﹐皆随机应变﹐以其似鼠又似鸟的外形﹐分别诡言自己是鼠和鸟﹐得以保全性命。因以"蝙蝠"指骑墙派。

  • 8、鞭拊[biān fǔ ]

    1.亦作"鞕拊"。 2.鞭杖。古代刑罚之一种。

  • 9、徧服[biàn fú ]

    1.全部臣服。

  • 10、徧覆[biàn fù ]

    1.普遍覆盖;普遍覆育。

边腹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