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
()

朴鲁

  • [  pǔ lǔ  ] 
  • ㄆㄨˇ ㄌㄨˇ
  • SHY QGJ

朴鲁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朴实鲁钝。有时用为自称谦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朴实鲁钝。亦用为谦词。

《释名·释州国》:“鲁,鲁钝也,国多山水,民性朴鲁也。”
宋 岳飞 《辞少保第四札》:“臣性资朴鲁,久叨宠荣,每惧满盈,弗克负荷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元年》:“而浮伪之徒……外示恬默,中实奔竞,外示朴鲁,中实姦猾。”
朴实鲁钝。有时用为自称谦词。 《隋书·地理志中》:“东莱 人尤朴鲁,故特少文义。”
宋 苏轼 《与迈求亲启》:“某长子 迈,天资朴鲁。”
明 唐顺之 《廷试策》:“纪纲弗振,则憸邪者或以矫饰取容,循良者或以朴鲁见絀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阿纤》:“缘翁盛德,乃敢遽陈朴鲁:僕有幼弟三郎,十七岁矣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质朴鲁钝。

汉·刘熙《释名·释州国》:「鲁,鲁钝也。国多山水,民性朴鲁也。」

朴鲁(pu lu)同音词

  • 1、荹攎[pú lú ]

    1.收取乱草。

  • 2、扑噜[pū lū ]

    1. 象声词,形容物体抖动或跳动的声音。如:岸边的蛤蟆扑噜跳到水里去。

  • 3、扑鹿[pū lù ]

    1.亦作"扑漉"。 2.象声词。形容拍翅声。

  • 4、扑碌[pū lù ]

    1.象声词。形容物体落地声。

  • 5、扑漉[pū lù ]

    1.见"扑鹿"。

  • 6、铺路[pū lù ]

    1.铺设路面。引申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创造条件。

  • 7、蒱卢[pú lú ]

    1.即蒲且。

  • 8、蒲卢[pú lú ]

    1.即果蠃。一种细腰的蜂。《礼记.中庸》:"夫政也者,蒲卢也。"郑玄注:"蒲卢,蜾嬴,谓土蜂也。《诗》曰:'螟蛉有子,蜾嬴负之。'螟蛉,桑虫也,蒲卢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,以成为己子,政之于百姓,若蒲卢之于桑虫然。"一说为芦苇。见朱熹集注。后因以"蒲卢"比喻对百姓的教化。 2.一种细腰的葫芦。 3.复姓。春秋时齐国有蒲卢胥。

  • 9、蒲芦[pú lú ]

    1.蒲草和芦苇。 2.蒲且。 3.蚌蛤之属。

  • 10、仆虏[pú lǔ ]

    1.奴仆。古以俘虏为家奴,故亦谓奴仆为仆虏。

朴鲁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