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shān)
()

苫次

  • [  shān cì  ] 
  • ㄕㄢ ㄘˋ
  • AHKF UQ

苫次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旧指居亲丧的地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指居亲丧的地方。

南朝 梁 徐勉 《梁故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碑》:“频表自陈,反哀苫次。”
宋 苏舜钦 《亡妻郑氏墓志铭》:“余时待尽於苫次,退而又哭於室中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长亭》:“既而 石 父病卒,倍益哀伤,因而病惫,苫次弥留,不能受宾朋之弔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对居丧者的称语。

《新唐书·卷一〇〇·郑善果传》:「会突厥提精骑数十万,身自将攻太原,诏即苫次起元璹,持节往劳。」

苫次(shan ci)同音词

  • 1、纔此[shān cǐ ]

    1.方才。

  • 2、赡辞[shàn cí ]

    1.谓善于言辞。

  • 3、赡赐[shàn cì ]

    1.谓赐给财物,抚恤其家属。

  • 4、苫茨[shān cí ]

    1.茅草盖的屋顶。

  • 5、讪疵[shàn cī ]

    1.诋毁非议。

  • 6、讪刺[shàn cì ]

    1.毁谤讥刺。

  • 7、善辞[shàn cí ]

    1.犹饰词。

  • 8、山词[shān cí ]

    1.犹山歌。

  • 9、山雌[shān cí ]

    1.即雉。语本《论语.乡党》:"山梁雌雉,时哉时哉!"后以"山雌"借指雉。

  • 10、删次[shān cì ]

    1.删削而排定次序。

苫次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