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cháo)
()

潮剧

  • [  cháo jù  ] 
  • ㄔㄠˊ ㄐㄨˋ
  • IFJ NDJ
  • 名词

潮剧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戏曲剧种。形成于明代中叶,当时称潮调。保留了很多唐·宋以来的古乐曲和明代弋阳腔的唱法。传统剧目有《陈三五娘》等。流行于广东·潮州、汕头和福建南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戏曲剧种。形成于 明 代中叶,当时称潮调。保留了很多 唐 宋 以来的古乐曲和 明 代弋阳腔的唱法。传统剧目有《陈三五娘》等。流行于 广东 潮州、汕头 和 福建 南部。 东南亚 华侨居住地区也有演出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流行于广东潮安、汕头一带和福建南部的剧种。形成于明朝中叶,当时称为「潮调」,保留很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和明代弋阳腔的唱法。

潮剧(chao ju)同音词

  • 1、朝裾[cháo jū ]

    1.朝服。借指朝廷官员。

  • 2、嘲剧[cháo jù ]

    1.嘲笑。

  • 3、巢居[cháo jū ]

    1.谓上古或边远之民于树上筑巢而居。 2.犹隐居。

  • 4、巢聚[cháo jù ]

    1.谓聚集在巢穴中。

  • 5、超距[chāo jù ]

    1.跳跃。古代练习武功的一种活动。

  • 6、钞局[chāo jú ]

    1.明初户部所设的印钞官署。

潮剧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