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sǒnɡ)
(shì)

耸视

  • [  sǒnɡ shì  ] 
  • ㄙㄨㄥˇ ㄕˋ
  • WWB PYM

耸视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敬畏地注视。耸,通“竦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敬畏地注视。耸,通“竦”。

《旧唐书·崔琯传》:“庄色于朝,羣公耸视;讜词不挠,淑问攸归。”
宋 蔡絛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二:“狄武襄 青 征 儂智高 时,大兵始出 桂林 之南,道旁偶一大庙,人谓其庙甚神灵。 武襄 遽为驻节而祷之焉……乃取百钱自持之,且与神约:‘果大捷,则投此,期尽钱面也。’左右或諫正:‘一儻不如意,恐沮师。’ 武襄 不听,万众方耸视,已挥手倏一掷,则百钱尽面矣。”

耸视(song shi)同音词

  • 1、竦石[sǒnɡ shí ]

    1.耸立的石头。

  • 2、诵拾[sònɡ shí ]

    1.诵读摭拾。

  • 3、颂石[sònɡ shí ]

    1.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"立石,与鲁诸儒生议,刻石颂秦德。"后因称赞美歌颂功绩政德的碑刻为"颂石"。

  • 4、松石[sōnɡ shí ]

    1.松与石。 2.借指山林。 3.松的化石。 4.宝石。呈绿色,又称绿松石。

  • 5、松实[sōnɡ shí ]

    1.松子。

  • 6、松祏[sōnɡ shí ]

    1.用松木制作的神主与以石做的匣。古时庙中木主皆以石匣盛之。

  • 7、松柹[sōnɡ shì ]

    1.削松树斫下的细片。

  • 8、嵩室[sōnɡ shì ]

    1.即嵩山。嵩山东为太室,西为少室,故称。

  • 9、送使[sònɡ shǐ ]

    1.唐代属州输送与节度﹑观察使府的赋税,谓之"送使"。

  • 10、讼师[sònɡ shī ]

    1.旧时以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﹑写状纸为职业的人。

耸视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