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zhì)
()

擿伏

  • [  zhì fú  ] 
  • ㄊ一 ㄈㄨˊ
  • RYUP WDY

擿伏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揭露隐秘的坏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揭露隐秘的坏事。参见“发姦擿伏”。

南朝 梁元帝 《玄览赋》:“慕 张生 之擿伏,挹 边延 之励精。”
《南史·王籍传》:“仕 齐 为 餘杭 令,政化如神,善於擿伏,自下莫能欺也。”
唐 杨炯 《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服叛怀远,擒姦擿伏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举发隐匿的坏人坏事。

《汉书·卷七六·赵广汉传》:「其发奸擿伏如神,皆此类也。」

擿伏(zhi fu)同音词

  • 1、雉伏[zhì fú ]

    1.比喻藏身。

  • 2、之罘[zhī fú ]

    1.山名。也作芝罘,在今山东烟台市北。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"﹝始皇﹞登之罘刻石。"宋苏轼《虔州八境图》诗之七:"相见之罘观海市,绛宫明灭是蓬莱。"后亦指秦始皇所立的之罘刻石。

  • 3、豸黼[zhì fǔ ]

    1.犹豸绣。

  • 4、植福[zhí fú ]

    1.犹造福。

  • 5、絷缚[zhí fù ]

    1.捆绑;拘捕。

  • 6、馽缚[zhí fù ]

    1.亦作"?缚"。 2.束缚。

  • 7、慹服[zhí fú ]

    1.畏服;折服。

  • 8、止付[zhǐ fù ]

    1. 中止付款。

  • 9、指付[zhǐ fù ]

    1.将事情托付给指定的人。

  • 10、指腹[zhǐ fù ]

    1.见"指腹为亲"。

擿伏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