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lái)
()

莱菔

  • [  lái fú  ] 
  • ㄌㄞˊ ㄈㄨˊ
  • AGUS AEBC
  • 名词

莱菔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萝卜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萝卜。

宋 方岳 《春盘》诗:“莱菔根鬆缕氷玉,蔞蒿苗肥点寒緑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一·莱菔》:“莱菔乃根名,上古谓之芦萉,中古转为莱菔,后世讹为萝葡。”
清 方文 《中秋日张东图见枉小饮有作》诗:“相将延颈蟾蜍魄,何以充庖莱菔根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萝卜的别名。参见「萝卜」条。

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卷二六·菜部·莱菔》:「释名:芦萉、萝卜。……上古谓之芦萉,中古转为莱菔,后世讹为萝卜。气味:根辛甘,叶辛苦。温,无毒。」

莱菔(lai fu)同音词

  • 1、赉赙[lài fù ]

    1.谓以财物助人办丧事。

  • 2、癞夫[lài fū ]

    1.詈词。

  • 3、来服[lái fú ]

    1.前来顺服。 2.即莱菔。萝卜。

  • 4、来妇[lái fù ]

    1.古婚礼,妇到夫家,次日天明始见舅姑(夫之父母);若舅姑已亡,则于三月后至庙中参拜,祝辞称新妇为来妇。

  • 5、来附[lái fù ]

    1.归顺,归附。 2.依附;附着。

  • 6、来复[lái fù ]

    往返;去而复来。《易·复》:“反覆其道,七日来复,天行也。”一星期是七天,旧时因称一周为一来复,星期日为来复日。

  • 7、徕服[lái fú ]

    1.谓生来适应本地水土气候。《楚辞.九章.橘颂》:"后皇嘉树,橘徕服兮。"王逸注:"来服习南土,便其风气。"一说犹离靡,相连不绝。 2.犹徕臣。

  • 8、莱服[lái fú ]

    1.即莱衣。

  • 9、莱妇[lái fù ]

    1.即莱妻。

莱菔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