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màn)
(rán)

漫然

  • [  màn rán  ] 
  • ㄇㄢˋ ㄖㄢˊ
  • IJLC QD

漫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随便貌。犹浑然,全然。浩大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随便貌。

宋 欧阳修 《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》:“凡臣所请者,若漫然泛言之,恐不能尽其利害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府县·县令处分人命》:“吴 俗最嚣,无命輒以人命入状,究之毫无影响。吏兹土者亦视为寻常故套,漫然準其行,亦漫然听其罢。”
鲁迅 《彷徨·在酒楼上》:“我漫然的吃了几口,就想不吃了。”

⒉  犹浑然,全然。

宋 范公偁 《过庭录》:“邵伯恭 侍郎守 长安,既去久之,以书抵亲识曰:‘自去 长安,唯酥梨、笋时復在念,其他漫然不復记忆。’”
明 唐顺之 《答王南江提学书》:“夫嗜好之中人也亦必有因,必非以为漫然无所用也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三:“漫然视若路人,甚而等之仇敌。”

⒊  浩大貌。

宋 秦观 《与子瞻会松江得浪字》诗:“漫然衔 洞庭,领略非一状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随便、贸然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一三》:「漫然视若路人,甚而等之仇敌,败坏彝伦,灭绝天理,真狗彘之所不为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