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
(diān)

大颠

  • [  dà diān  ] 
  • ㄉㄚˋ ㄉ一ㄢ
  • DD FHWM

大颠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太颠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 太颠。

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文王 顺天理物,师用贤圣,是以 閎夭、大颠、散宜生 等亦聚於朝廷。”
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:“皆 文王 贤臣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唐代一位高僧。俗姓杨。韩愈言其聪明识道理,能外形骸,以理自胜,因语往来,乃造其庐,留衣服为别。

大颠(da d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达典[dá diǎn ]

    1.共同遵行的典则。

  • 2、打典[dǎ diǎn ]

    1.用行贿手段,托请他人疏通照顾。

  • 3、打点[dǎ diɑn ]

    ①整理;准备:打点行李,准备上路。 ②旧时指为求照顾而送礼:往衙门打点差役。

  • 4、大典[dà diǎn ]

    1.重要的典籍。 2.国家重要的典章﹑法令。 3.盛大隆重的典礼。

  • 5、大点[dà diǎn ]

    1.指大雨点。 2.唐时博戏之一。 3.大的方面﹐主要部分。

  • 6、大电[dà diàn ]

    1.相传黄帝之母曰附宝﹐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﹐附宝感而怀孕﹐二十四月而生黄帝。见《<书>序》孔颖达疏引《帝王世纪》。后以"大电"为黄帝出生之典。

  • 7、大佃[dà diàn ]

    1.大规模地屯田。

  • 8、大甸[dà diàn ]

    1.犹大田。

  • 9、大殿[dà diàn ]

    1.即殿军。行军时殿后的部队。 2.寺庙中供奉主要神佛的正殿。 3.封建王朝举行庆典﹑接见大臣或使臣等的殿。

大颠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