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
()

褡膊

  • [  dā bó  ] 
  • ㄉㄚ ㄅㄛˊ
  • PUA ESF

褡膊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褡■”。

⒉  一种长方形的布袋,中间开口,两端可盛钱物,系在衣外作腰巾,亦可肩负或手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一种长方形的布袋,中间开口,两端可盛钱物,系在衣外作腰巾,亦可肩负或手提。

元 康进之 《李逵负荆》第一折:“你这老人家,这衣服怎么破了?把我这红绢褡膊与你补这破处。”
孔厥 袁静 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第二天下午,自卫队每人腰里掖满了手榴弹,有的用皮带勒着,有的用褡膊缠着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一种长形布袋。参见「搭连」条。

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·第一折》:「你这老人家,这衣服怎么破了,把我这红绢褡膊与你补这破处。」

褡膊(da bo)同音词

  • 1、打啵[dǎ bo ]

    1.方言。亲吻。

  • 2、打博[dǎ bó ]

    1.贸易。 2.俗称朝臣非因公事而相见。

  • 3、搭膊[dā bó ]

    中间有袋的长带,可束腰上,亦可背在肩背上。

  • 4、大波[dà bō ]

    长篇小说。李b171人作。1937年发表。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,夏之时、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,遭到血腥镇压。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。作品事件纷繁,人物众多,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、各阶层、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。

  • 5、大伯[dà bó ]

    1.称老年男子。 2.宋时称饮食行业的年轻伙计。 3.父亲的长兄。

  • 6、大帛[dà bó ]

    1.古白布冠。 2.粗丝织成的厚帛。 3.指古代行聘问之礼时使者所用的旃。即纯赤色曲柄旗。

褡膊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