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shuǐ)
(diào)
(ɡē)
(tóu)

水调歌头

  • [  shuǐ diào ɡē tóu  ] 
  • ㄕㄨㄟˇ ㄉ一ㄠˋ ㄍㄜ ㄊㄡˊ
  • II YMF SKS UD
  • 成语

水调歌头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词牌名。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《水调歌》,唐人演为大曲。大曲有散序、中序、入破三部分,“歌头”当为中序的第一章。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,前后片各四平韵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词牌名。相传 隋炀帝 开 汴河 时曾制《水调歌》, 唐 人演为大曲。大曲有散序、中序、入破三部分,“歌头”当为中序的第一章。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,前后片各四平韵。 宋 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,多夹叶仄韵。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。共八体。有《元会曲》、《凯歌》、《台城游》、《江南好》、《花犯念奴》等异名。

成语解释

水调歌头

水调歌头(shui diao ge tou)同音词

  • 1、水调歌头[shuǐ diào ɡē tóu ]

    词篇名。北宋苏轼作。题为“丙辰(1076年)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作此篇,兼怀子由(作者弟苏辙)”,当时作者在密州(今山东诸城)。词上片写醉后上天落地的神奇想像,下片通过对月光流照的描写,抒发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”的感慨。是作者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。

水调歌头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