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sān)
(mǎo)

三泖

  • [  sān mǎo  ] 
  • ㄙㄢ ㄇㄠˇ
  • DG IQTB

三泖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泖湖。在上海市松江县西。有上、中、下三泖。上承淀山湖,下流合黄浦入海。今多淤积为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 泖湖。在 上海市 松江县 西。有上、中、下三泖。上承 淀山湖,下流合 黄浦 入海。今多淤积为田。

唐 陆龟蒙 《奉和袭美吴中书寄汉南裴尚书》诗:“三泖 凉波鱼蕝动, 五茸 春草雉媒娇。”
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泖茆字异》:“今观所谓 三泖,皆漫水巨浸,春夏则荷蒲演迤,水风生凉;秋冬则葭苇藂蘙,鱼屿相望,初无江湖凄凛之色。所谓冬暖夏凉者,正尽其美。”
清 邵在衡 《江南行》:“江 南地本神皋区, 吴淞 三泖 似画图。”

三泖(san mao)同音词

  • 1、三毛[sān máo ]

    1.三绺髭须。 2.指发﹑眉﹑须。 3.现代画家张乐平在《三毛流浪记》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,以诚实﹑善良﹑机智着称。因其头发只画三根,故称"三毛"。

  • 2、三毛[sān máo ]

    作家。原名陈平,浙江定海人。女。因喜欢漫画家张乐平创造的“三毛”形象,而用作笔名。曾留学西班牙、德国、美国。回台湾后在大学任教。著有散文集《撒哈拉的故事》、《万水千山走遍》,短篇小说集《稻草人手记》、《送你一匹马》等。

  • 3、三茅[sān máo ]

    1.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。 2.指传说中修仙得道的茅君三兄弟。 3.山名。亦称茅山﹑句曲山。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。相传茅君三兄弟得道于此,故名。

三泖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