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qiú)
()

赇谒

  • [  qiú yè  ] 
  • ㄑ一ㄡˊ 一ㄝˋ
  • MGI YJQ

赇谒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行贿以求进见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行贿以求进见。

《魏书·刑罚志》:“食禄者跼蹐,賕謁之路殆絶。”
《新唐书·吴兢传》:“且陛下承 天后、和帝 之乱,府库未充,冗员尚繁,户口流散,法出多门,賕謁大行,趋竞弥广。”
《新唐书·中宗八女传》:“﹝ 长寧公主 ﹞与 安乐、宜城 二主、后媦 郕国、崇国 夫人争任事,賕謁纷紜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赇,贿赂。赇谒指给与不当的财物以请求拜见。

《新唐书·卷八三·诸帝公主传·中宗八女传》:「与安乐、宜城二主、后媦郕国崇国夫人争任事,赇谒纷纭。」

赇谒(qiu ye)同音词

  • 1、求谒[qiú yè ]

    1.请求谒见。 2.犹求乞。

  • 2、楸叶[qiū yè ]

    1.楸树叶。唐宋习俗用以象征秋意。

  • 3、秋野[qiū yě ]

    1.秋日的郊野。

  • 4、秋叶[qiū yè ]

    1.秋季的树叶。亦指落叶。

  • 5、秋夜[qiū yè ]

    散文。鲁迅作。1924年发表。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,描写作者后院里的两棵枣树以及鬼fc77眼的夜空。以秋天的夜空象征黑暗的现实,而枣树则是敢于斗争的勇士。作品意境深邃,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意义。

  • 6、秋液[qiū yè ]

    1.《周礼.秋官.司烜氏》:"以鉴取明水于月。"《淮南子.天文训》:"方诸见月﹐则津而为水。"高诱注:"月盛时以﹝方诸﹞向月下﹐则水生﹐以铜盘受之﹐下水数滴。"后因以"秋液"指月。

赇谒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