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山和海的成语(45个)

  • 1、

    挨山塞海 [ āi shān sè hǎi ]

    释义: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。

    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那日观看的人,何止挨山塞海。”

  • 2、

    愁山闷海 [ chóu shān mèn hǎi ]

    释义:忧愁如山,苦闷似海。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,象海一样深,无法排遣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“俺又不曾弄月嘲风,怎揽这场愁山闷海。”

  • 3、

    刀山火海 [ dāo shān huǒ hǎi ]

    释义: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。

    出处:汉 高安世译《佛说鬼问目连经》:“我一生已来,或登刀山剑树地狱,或堕火坑……”

  • 4、

    倒山倾海 [ dǎo shān qīng hǎi ]

    释义:形容声势很大,力量无比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及残寇乘之,倒山倾海,昆冈之火,自兹而焚,《版荡》之篇,于焉而极。”

  • 5、

    道山学海 [ dào shān xué hǎi ]

    释义: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
    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邹林游学》:“道山学海功非浅,孔思周情文可传。”

  • 6、

    堆山积海 [ duī shān jī hǎi ]

    释义:堆积的如山似海。原形容占有的财富非常多。也比喻东西极多。

    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6回:“别讲银子成了粪土,凭是世上有的,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。”

  • 7、

    恩山义海 [ ēn shān yì hǎi ]

    释义:恩爱像高山一样重,情义像大海一样深。形容恩惠深,情义重。

    出处:宋·晁端海《卜算子》:“恩义重如山,情意深如海。假使黄金北斗高,这一分,何由买?”

  • 8、

    覆海移山 [ fù hǎi yí shān ]

    释义:翻转大海,移动大山。形容力量巨大。

    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阿修罗众圣偏殊,覆海移山功力大,上住须弥福德强,平扶日月感神煞。”

  • 9、

    海啸山崩 [ hǎi xiào shān bēng ]

    释义:大海汹涌呼啸,高山崩裂倒塌。形容来势凶猛急速。

   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十四回:“楚兵人人耀武,个个扬威,分明似海啸山崩,天摧地塌。”

  • 10、

    回山倒海 [ huí shān dǎo hǎi ]

    释义: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,能压倒一切。

    出处:《魏书·高闾传》:“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,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,诸郡尽降而盱眙小城,攻而弗克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海沸山裂 [ hǎi fèi shān liè ]

    释义:海水沸腾,山石崩裂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。亦作“海沸山摇”。

    出处: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髯客海归》:“坐谈间早辨龙蛇,把袖里乾坤做梦里蝴蝶,狠的人海沸山裂,不禁支发,空跌双靴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海盟山咒 [ hǎi méng shān zhòu ]

    释义:犹言海誓山盟。

    出处:明·梁辰鱼《醉太平·暮愁闺怨》套曲:“海盟山咒,都随一江逝水东流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海约山盟 [ hǎi yuē shān méng ]

    释义: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,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。同“海誓山盟”。

    出处:宋·欧阳修《解仙佩》:“问海约山盟何时,镇教人,目断魂飞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航海梯山 [ háng hǎi tī shān ]

    释义:渡过大海,攀越高山。指经历艰远的路程。

    出处: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大法颂》序:“航海梯山,奉白环之使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坚定不移 [ jiān dìng bù yí ]

    释义:稳定坚强,毫不动摇。

    出处: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记·文宗开成五年》:“推心委任,坚定不移,则天下何忧不理哉!”

  • 16、

    见异思迁 [ jiàn yì sī qiān ]

    释义:迁:变动。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。指意志不坚定,喜爱不专一。

    出处: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少而习焉,其心安焉,不见异物而迁焉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排山倒海 [ pái shān dǎo hǎi ]

    释义:推开高山,翻倒大海。形容力量强盛,声势浩大。

    出处:《资治通鉴·齐纪高宗建武二年》:“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,步骑数十万,南临瓜步,诸郡尽降。”宋·杨万里《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》:“病势初来敌颇强,排山倒海也难当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人山人海 [ rén shān rén hǎi ]

    释义:人群如山似海。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。

   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五十一回:“每日有那一般打散,或是戏舞,或是吹弹,或是歌唱,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山盟海誓 [ shān méng hǎi shì ]

    释义:盟:盟约;誓:誓言。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,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他将山盟海誓言,向罗帏锦帐眠。”

  • 20、

    山珍海错 [ shān zhēn hǎi cuò ]

    释义:海错:指各种海味。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。泛指丰富的菜肴。

    出处:唐·韦应物《长安道诗》:“山珍海错弃藩篱,烹犊羊羔如折葵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山珍海味 [ shān zhēn hǎi wèi ]

    释义:海错:指各种海味。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。泛指丰富的菜肴。

    出处:唐·韦应物《长安道诗》:“山珍海错弃藩篱,烹犊羊羔如折葵。”

  • 22、

    寿山福海 [ shòu shān fú hǎi ]

    释义:寿象山那样久,福象海那样大。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。

    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2回:“屏门上,挂一轴‘寿山福海’的横披画。”

  • 23、

    山崩海啸 [ shān bēng hǎi xiào ]

    释义:山岳崩塌,海水奔腾咆哮。

    出处:宋·周密《癸辛宋识前集·炮祸》:“诸炮并发,大声如山崩海啸,倾城骇恐,以为急兵至矣。”

  • 24、

    山行海宿 [ shān xíng hǎi xiǔ ]

    释义:行于山间和宿于海上。指行旅艰险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南海神庙碑》:“方地数千里,不识盗贼,山行海宿,不择处所。”

  • 25、

    山陬海澨 [ shān zōu hǎi shì ]

    释义:山隅和海边。泛指荒远的地方。

    出处:清·王晫《今世说·德行》:“宦辙所至,山陬海澨,有以读书能为文者,必枉车骑过之。”

  • 26、

    誓山盟海 [ shì shān méng hǎi ]

    释义: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,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。同“山盟海誓”。

    出处: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》:“顿忘了誓山盟海,顿忘了音书不寄来。”

  • 27、

    挟山超海 [ xié shān chāo hǎi ]

    释义:挟:挟持,夹着;刱:超越,跨过。夹着泰山跨越北海。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挟太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:‘我不能,’是诚不能也。”

  • 28、

    信誓旦旦 [ xìn shì dàn dàn ]

    释义:信誓:表示诚意的誓言;旦旦:诚恳的样子。誓言说得真实可信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言笑晏晏,信誓旦旦。”

  • 29、

    移山倒海 [ yí shān dǎo hǎi ]

    释义:搬动大山,翻倒大海。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。

    出处: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36回:“善能移山倒海,惯能撒豆成兵。”

  • 30、

    义海恩山 [ yì hǎi ēn shān ]

    释义:情深似海,恩重如山。喻恩情道义深厚。

    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四折:“将人的义海恩山,都做了远水遥岑。”

  • 31、

    枕山负海 [ zhěn shān fù hǎi ]

    释义:靠山依海。同“枕山襟海”。

    出处:明·张煌言《山头重筑海塘碑记》:“台之缑城,枕山负海。”

  • 32、

    枕山襟海 [ zhěn shān jīn hǎi ]

    释义:靠山依海。

    出处:明·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古榆关》:“本朝武宁王徐达经略北边,谓是枕山襟海,实辽蓟咽喉,乃移关于此,连引长城为城之址。”

  • 33、

    梯山航海 [ tī shān háng hǎi ]

    释义:登山航海。比喻长途跋涉,经历险远的旅程。

    出处:《宋书·明帝纪》:“日月所照,梯山航海,风雨所均,削衽袭带。”

  • 34、

    移山造海 [ yí shān zào hǎi ]

    释义:移动山岳,造出大海。比喻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。

    出处:朱德《和何香凝主任〈农村〉原韵》之二:“移山造海志掀天,千万人民涌向前。”

  • 35、

    拔山超海 [ bá shān chāo hǎi ]

    释义:拔起高山,超越大海。比喻力量极大。

    出处:北周·庾信《拟连珠》:“经天纬地之才,拔山超海之力。”

  • 36、

    海枯石烂 [ hǎi kū shí làn ]

    释义:海水干涸、石头腐烂。形容历时久远。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。

    出处:宋·王奕《法曲献仙音·和朱静翁青溪词》:“老我重来,海干石烂,那复断碑残础。”

  • 37、

    海誓山盟 [ hǎi shì shān méng ]

    释义: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,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。

    出处:宋·辛弃疾《南乡子·赠妓》:“别泪没些些,海誓山盟总是赊。”

  • 38、

    火海刀山 [ huǒ hǎi dāo shān ]

    释义: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。

    出处:京剧《智取威虎山》:“哪怕是火海刀山,也冲上前。”

  • 39、

    山南海北 [ shān nán hǎi běi ]

    释义:指遥远的地方。

    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7回:“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,此刻也不知在眼前,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?”

  • 40、

    山呼海啸 [ shān hū hǎi xiào ]

    释义:山在呼叫,海在咆啸。形容气势盛大。也形容极为恶劣的自然境况。

    出处:

  • 41、

    钻山塞海 [ zuàn shān sāi hǎi ]

    释义:比喻做极为困难的事。

    出处:沙汀《淘金记》二:“只要你干,我钻山塞海总来一个。”

  • 42、

    山珍海胥 [ shān zhēn hǎi xū ]

    释义:山珍:山野出产的珍贵食品。山野和海中出产的各种珍异食品。泛指丰盛的菜肴

    出处:明·吴承恩《湲堂永日图序》:“山珍海胥,鼎食宫居者,大夫之养也。”

  • 43、

    山包海汇 [ shān bāo hǎi huì ]

    释义:包:包容;汇:众水会合。汇聚。比喻包罗万象

    出处:明·胡应麟《少皇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二》:“山包海汇,各适厥用。”

  • 44、

    摧山搅海 [ cuī shān jiǎo hǎi ]

    释义:摧:毁坏;搅:搅动。能摧毁高山搅动大海。形容威力和声势很大

    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齐天大圣》第二折:“到来日战鼓连天,喊声振地,猛烈神摧山搅海,连珠炮有似轰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