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于形容动物行为的成语(21个)

  • 1、

    不顾一切 [ bù gù yī qiè ]

    释义:什么都不顾。

    出处: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既然见到一点儿光,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。”

  • 2、

    成千上万 [ chéng qiān shàng wàn ]

    释义:形容数量很多。

    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0回:“他看着那乌克斋、邓和公这班人,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,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。”

  • 3、

    饿虎吞羊 [ è hǔ tūn yáng ]

    释义: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
    出处:《清平山堂话本·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

  • 4、

    狗急跳墙 [ gǒu jí tiào qiáng ]

    释义: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,不顾一切地捣乱。

    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燕子赋》:“人急烧香,狗急蓦墙。”

  • 5、

    狼狈为奸 [ láng bèi wéi jiān ]

    释义: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。

    出处: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。 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十六

  • 6、

    狼奔豕突 [ láng bēn shǐ tū ]

    释义:豕:猪;突:猛冲。象狼那样奔跑,象猪那样冲撞。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,到处搔扰。

    出处:明·归庄《万古愁》:“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,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。”

  • 7、

    狼吞虎咽 [ láng tūn hǔ yàn ]

    释义: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·刘东山夸技顺城门》:“十人自来吃酒……须臾之间,狼飧虎咽,算来吃够有六七十斤肉。”

  • 8、

    鸾交凤友 [ luán jiāo fèng yǒu ]

    释义:比喻优秀人物交友或才子佳人结为夫妻。

    出处: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,枉以后龙争虎斗,都是俺鸾交凤友。”

  • 9、

    狼飧虎咽 [ láng sūn hǔ yàn ]

    释义:飧:熟食,饭食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。亦作“狼餐虎咽”。

    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十人自来吃酒,主人安排些鸡、豚、牛、羊肉来做下酒。须臾之间,狼飨虎咽,算来吃勾有六七十斤的肉,倾尽了六七坛的酒。”

  • 10、

    龙战虎争 [ lóng zhàn hǔ zhēng ]

    释义: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。同“龙争虎斗”。

    出处: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分裂诸夏,龙战虎争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拍案惊奇 [ pāi àn jīng qí ]

    释义: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。

    出处:明末·凌蒙初有拟话本《初刻拍案惊奇》、《二刻拍案惊奇》。

  • 12、

    声势浩大 [ shēng shì hào dà ]

    释义:声势:声威和气势;浩:广大。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。

   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六回:“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,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,不过声势浩大罢了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万马奔腾 [ wàn mǎ bēn téng ]

    释义: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。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。

    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·钱多处白丁横带》:“空中如万马奔腾,树杪似千军拥沓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小肚鸡肠 [ xiǎo dù jī cháng ]

    释义:比喻器量狭小,只考虑小事,不照顾大局。

    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46章:“人家萧长春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,人家是宰相肚子撑得船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龙飞凤舞 [ lóng fēi fèng wǔ ]

    释义: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,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,灵活舒展。

    出处:宋·苏轼《表忠观碑》:“天目之山,苕水出焉,龙飞凤舞,萃于临安。”

  • 16、

    龙争虎斗 [ lóng zhēng hǔ dòu ]

    释义: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。

    出处: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分裂诸夏,龙战虎争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饿虎扑羊 [ è hǔ pū yáng ]

    释义: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。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。

    出处: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五戒禅师么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(犹)如饿虎吞羊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鬼哭狼嚎 [ guǐ kū láng háo ]

    释义: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二折:“可怎生神嚎鬼哭,雾惨云昏,白日为幽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走投无路 [ zǒu tóu wú lù ]

    释义:投:投奔。无路可走,已到绝境。比喻处境极困难,找不到出路。

    出处: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三折:“淋的我走投无路,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鄷都?”

  • 20、

    须臾之间 [ xū yú zhī jiān ]

    释义:须臾:片刻。指极短的时间

   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9回:“须臾之间,只见戴宗舒眉展眼,便爬起来。”

用于形容动物行为的词语(1个)

  • 敦煌变文1.敦煌石室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。是中国唐五代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。王重民等所编《敦煌变文集》中搜罗的敦煌变文较为宏富。参见"变文"﹑"敦煌石室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