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肉的成语有哪些(38个)

  • 1、

    髀肉复生 [ bì ròu fù shēng ]

    释义:髀:大腿。因为长久不骑马,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。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,无所作为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裴松之注引晋·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备曰:‘吾常身不离鞍,髀肉皆消;今不复骑,髀里肉生。’”

  • 2、

    不知肉味 [ bù zhī ròu wèi ]

    释义: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,因而辨不出肉味。后形容专心学习,吃东西辨不出味道。也形容生活困难,无肉可吃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曰:‘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。”

  • 3、

   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[ bù chī yáng ròu kōng rě yī shēn shān ]

    释义:羊肉没吃上,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。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,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。

    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七回:“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,那是要坏名气的。”

  • 4、

    凡夫肉眼 [ fán fū ròu yǎn ]

    释义: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。也比喻平凡的见识。

    出处:《法华经》:“凡夫浅识,深著五欲。” 唐·玄奘译《赞弥勒四礼文》:“凡夫肉眼未曾识,为现千尺一金躯。”

  • 5、

    骨肉相连 [ gǔ ròu xiāng lián ]

    释义:象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。比喻关系非常密切,不可分离。

    出处:《北齐书 杨愔传》:“常山玉以砖叩头,进而言曰:‘臣与陛下骨肉相连。’”

  • 6、

    骨腾肉飞 [ gǔ téng ròu fēi ]

    释义:腾:跳跃。形容奔弛迅速。也形容神魂飘荡。

    出处: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走追奔兽,手接飞鸟,骨腾肉飞,拊膝数百里。”

  • 7、

    骨肉相残 [ gǔ ròu xiāng cán ]

    释义:比喻自相残杀。

    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:“仲弓曰:‘盗杀财主,何如骨肉相残?’”

  • 8、

    挂羊头卖狗肉 [ 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 ]

    释义: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,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。

    出处: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》第31卷:“悬羊头,卖狗肉,知它有甚凭据。”

  • 9、

    糊里糊涂 [ hú lǐ hú tú ]

    释义:认识模糊,不明事理。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

    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?”

  • 10、

    酒池肉林 [ jiǔ chí ròu lín ]

    释义:古代传说,殷纣以酒为池,以肉为林,为长夜之饮。原指荒淫腐化、极端奢侈的生活,后也形容酒肉极多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以酒为池,悬肉为林。”《汉书·张骞传》:“行赏赐,酒池肉林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酒肉朋友 [ jiǔ ròu péng yǒu ]

    释义: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。

    出处:元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,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荆州来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[ lài há ma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 ]

    释义: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,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。

    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1回:“我直恁这般呆!癞蛤蟆怎想吃天鹅肉!”

  • 13、

    皮开肉绽 [ pí kāi ròu zhàn ]

    释义:皮肉都裂开了。形容伤势严重。多指受残酷拷打。

    出处:元·关汉卿《包待制三勘蝴蝶梦》第二折:“浑身是口怎支吾,恰似个没嘴的葫芦,打的来皮开肉绽损肌肤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皮笑肉不笑 [ pí xiào ròu bù xiào ]

    释义: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巴金《秋》十九:“王氏看见陈姨太的粉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,知道陈姨太在挖苦她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肉山脯林 [ ròu shān fǔ lín ]

    释义:积肉如山,列脯如林。原是夏桀生活芒淫的故事,后比喻宴会的奢侈。

    出处:晋 皇甫谧《帝王世纪 夏》:“以人架车,肉山脯林,以酒为池,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余人。”

  • 16、

    肉食者鄙 [ ròu shí zhě bǐ ]

    释义:肉食者:吃肉的人,引伸为有权位的人;鄙:鄙陋。旧时指身居高位、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肉袒牵羊 [ ròu tǎn qiān yáng ]

    释义:牵羊:牵着羊,表示犒劳军队。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郑伯肉袒牵羊以逆,曰:‘孤不天,不能事君,使君怀怒以及敝邑,孤之罪也。’”

  • 18、

    弱肉强食 [ ruò ròu qiáng shí ]

    释义: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。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送浮屠文暢师序》:“弱之肉,强之食。”明·刘基《秦女体行》:“有生不幸遭乱世,弱肉强食官无诛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肉眼凡胎 [ ròu yǎn fán tāi ]

    释义:迷信的说法,指尘世平常的人。

    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3回:“寡人肉眼凡胎,只知高徒有力量,拿住妖贼便了;岂知乃腾云驾雾之上仙也。”

  • 20、

    三月不知肉味 [ 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 ]

    释义: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食肉寝皮 [ shí ròu qǐn pí ]

    释义:割他的肉吃,剥他的皮睡。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然二子者,譬于禽兽,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。”

  • 22、

    剜肉补疮 [ wān ròu bǔ chuāng ]

    释义:剜:用刀挖去。挖下身上的好肉来补伤口。比喻只顾眼前,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。

    出处:唐·聂夷中《咏田家》诗:“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;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”

  • 23、

    无所作为 [ wú suǒ zuò wéi ]

    释义:作为:作出成绩。没有做出任何成绩。指工作中安于现状,缺乏创造性。

    出处: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:“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,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。”

  • 24、

    心惊肉跳 [ xīn jīng ròu tiào ]

    释义:形容担心灾祸临头,恐慌不安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不知怎么,这一会儿心惊肉战,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。”

  • 25、

    行尸走肉 [ xíng shī zǒu ròu ]

    释义:行尸:可以走动的尸体;走肉: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。比喻不动脑筋,不起作用,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。

    出处:晋·王嘉《拾遗记》卷六:“夫人好学,虽死若存;不学者,虽存,谓之行尸走肉耳。”

  • 26、

    血肉横飞 [ xuè ròu héng fēi ]

    释义:形容发生爆炸等灾祸时,死伤者血肉四溅的惨状。

    出处:清 陈天华《狮子吼》第八回:“即有几个如狼似虎的狱吏,各执竹条,纵横乱打,打得血肉横飞,足足打了四个小时,方才丧命。 ”

  • 27、

    血肉模糊 [ xuè ròu mó hu ]

    释义:血流肉烂,无法辨认器官肢体。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。

    出处: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24章:“弟兄们让不开路,被火车碾的断腰折骨,血肉模糊。”

  • 28、

    有血有肉 [ yǒu xuè yǒu ròu ]

    释义: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内容。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。

    出处:秦牧《艺海拾贝 核心》:“但是总觉得那种思想交锋并不是有声有色,有血有肉,语言独特,激动人心的。”

  • 29、

    鱼肉百姓 [ yú ròu bǎi xìng ]

    释义:鱼肉:指受宰割者。后比喻用暴力欺凌,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于是骄逸自恣,志意无厌,鱼肉百姓,以盈其欲。”

  • 30、

    自相残杀 [ zì xiāng cán shā ]

    释义:残:伤害。自己人互相杀害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下》:“季龙十三子,五人为冉闵所杀,八人自相残杀。”

  • 31、

    自相鱼肉 [ zì xiāng yú ròu ]

    释义:鱼肉: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。比喻内部自相残杀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刘元海载记》:“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,此天厌晋,授之与我。”

  • 32、

    臭肉来蝇 [ chòu ròu lái yíng ]

    释义:腐臭的肉招来苍蝇。比喻自己的思想作风有问题,就会招致坏人的引诱。

    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一:“僧问慧然:‘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’曰:‘臭肉来蝇。’”

  • 33、

    情同骨肉 [ qíng tóng gǔ ròu ]

    释义: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。

    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七回:“我与公覆(黄盖),情同骨肉,径来为献密书。”

  • 34、

    羊头狗肉 [ yáng tóu gǒu ròu ]

    释义:挂羊头,卖狗肉。比喻表里不一

    出处:清·钱大昕《恒言录》第六卷:“世祖赐丁邯诏曰:‘悬牛头,卖马脯;盗跖行,孔子语。’”

  • 35、

    骨肉相亲 [ gǔ ròu xiāng qīn ]

    释义: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

    出处: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轻重》:“兄弟相戚,骨肉相亲。”

  • 36、

    互相残杀 [ hù xiāng cán shā ]

    释义:彼此之间互相残酷地厮杀

    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帝纪》:“天下之人,互相残杀。”

带肉的词语有哪些(2个)